小学美术分层递进式教学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小学美术分层递进式教学评价研究

吴鸳鸯

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省晋江市 362200


摘要: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提升美术学习的学习效率,真正发挥出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真正价值。由于我国小学美术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缺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使得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分层递进式教学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和教育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分层递进式;教学评价

引言

在中小学开设的所有课程中,都或多或少渗透着美育的思想和内容。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事物的理解尚不能抽象感知。而以绘画、欣赏、手工等为主要内容的美术课程,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手段让学生感知美与发现美,成为培养小学生美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美术课堂上最能体现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教学有效性的便是学生的课堂作业,而传统“一刀切”的课堂作业布置方式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已不适应当下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的教育观念下,设计具有层次化、个性化的美术课堂作业。这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同时也使得美术课审美育人功效发挥到最大化。

一、分层递进式教学概述

分层递进式教学,即分组教学,它将以学生的个体能力、性格特点、知识储备、学习潜能等为依据,科学地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来开展教学,在每个层次中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当,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通过这样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小学美术分层递进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艺术潜能等,并按照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来展开不同层次的划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美术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过程,在进行层次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志。通过层次化教学,能够充分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有助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美术课程不重视

有些学校的小学美术课程受重视程度较低,很多学生上美术课也不是很积极。但是美术教学是艺术类的教学,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一定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比较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认为学好文化课才是唯一的出路,并不注重其他艺术类方面的教学,认为对学习毫无积极作用。这使美术课程缺乏发展的空间,革新发展也比较缓慢,有的甚至取消了美术课程。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得不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抑制,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上情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较为常见,采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不符合美术教学规律,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压制了学生的艺术潜能发展。

(三)、学生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

有很大一部分受传统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美术课程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有一大部分家长是把美术当作一个爱好,并不想让学生在美术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有很多学生很喜欢美术等艺术类,但是学习空间受到了限制和阻碍,让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受到了多方影响。

三、小学美术分层递进式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群体来开展分层递进式教学

分层递进式教学本质上是对“因材施教”的现代诠释,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艺术潜力、学习潜质等为标准开展分层教学,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的“多元智能”与古人提出的“因材施教”有着相同的内涵。简单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学科和不擅长的学科,以此开展分层递进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美术天赋。例如,我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艺术潜力等将学生分为了A、B、C三个层次,开展动态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美术教学后,如果C层次学生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美术天赋或取得一定的美术成绩,便可以进入B层次甚至A层次进行学习。

(二)、通过引导的方式,制定合理的目标

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恰当的引导方式,根据小学美术教材的主要内容,努力的争求学生的主观意见,使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得以更加具体的展现,从而对整个小学美术教学产生更加浓郁的学习乐趣。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需要先对教材的内容提前进行分析,先向学生展示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恰当的办法,适时的对学行进行指引,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本课的学习重点。主体目标的制定要合理,分层目标的制定则根据学生具体的理解能力视情况而定,从而使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例如:以风景画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互动沟通的方式进行主目标的展示,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景色主要有什么特点?多数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展示自身的见多识广。回答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更加具体的展现。给定教学的主目标:今天我们就为进行风景画的创作。大家都知道旅游景点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名人效应,可能是名人的故居,或者曾经游历,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二是风景奇特,景色优美、新奇险峻。利有风景写生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促使学生爱国素养更好的展现。鼓励学生对于作品的表现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力得以更加具体的展现。通过分组分层目标实现的办法,使学生可以在一种自信、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三)、建构多元化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利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建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机制,及时进行反馈与强化,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快乐,进而调动接下来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实行教师层面的个性化评价方法,比如彩虹评价单评价法、绘画作业星级统计法、手工作业爱心统计法、温馨评语评价法。星级评价法就是根据学生的作业得A多少在封面加星,学生的成绩一目了然;手工作业爱心统计法是根据作品质量和带材料情况添加爱心;彩虹评价单是实验班的任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获得奖励。利用便捷的app软件“班级优化大师”“美篇”“晓黑板”平台的回复功能实现师生评价互动,巧用作业本的“爱心信箱”建立家校合作评价平台。利用APP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爱心信箱”是让学生将自己感觉较好的作业旁边贴上爱心便利贴,爸爸妈妈在看作业时既可以在这里写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也可以写下对老师说的话。通过书信形式的交流拉近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也发挥了家校情感纽带的作用。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少省份已经将美术、音乐、体育等非文化课程纳入了中考,这足以体现美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小学阶段是开展美术教育的“黄金时期”,广大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途径,从而推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目前,此研究已获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立项课题《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编号为QJYKT2020—124。)

参考文献

[1]曾瀚漩.分层式教学在某乡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实验与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王荣芳.对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思考[N].发展导报,2019-04-02(017).

[3]王欣.分层教学,探索线描学习新主张[J].艺术评鉴,2019(02):119-121.

[4]夏鲲鹏.对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思考[N].山西青年报,2018-05-25(003).

【作者简介】吴鸳鸯, 1984年7月,女,汉,福建省晋江市, 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课题: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立项课题《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编号为QJYKT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