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1
/ 2

刍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杨一帆

无锡市和畅实验小学 江苏省 无锡市 2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对艺术的追求也不断攀升。音乐的魅力在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所以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而众多教师认为将音乐游戏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项良好举措。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音乐游戏的作用,然后对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游戏;融合策略

1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作用

1.1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现在城市的学生与邻里之间接触少,缺乏和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少有游戏和玩耍的机会,也缺乏人际交往的实践。音乐游戏可以让学生在集体中获得互动、玩耍、交往的机会,唱一唱、跑一跑、玩一玩,增强身体素质,改善运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一些音乐游戏,既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到音乐的相关知识,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具有两全其美的作用。

1.2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音乐游戏大多都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可以让小朋友们进行哼唱或律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感受韵律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次进行演唱、仿编,还可以自编一些舞蹈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小鸟飞》音乐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启发学生模仿小鸟飞翔的多种姿态,感受小鸟展翅飞翔的惬意,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的学习的积极性。

1.3激励学生自信展示自我

音乐游戏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配游戏角色,商量玩法与规则并参与到游戏中,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奇妙,游戏中,他们的各方面潜力也能够被发掘。例如,低年级学生玩《丢手绢》游戏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改变了规则,两个人一起丢,两个人反方向或者同方向一起跑,边唱边跑,在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彻底放飞自我,释放学习压力。这样的音乐游戏可以大大满足低年级学生心理,符合小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

1.4锻炼学生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音乐游戏,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在音乐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会更加细腻和真挚。在音乐提供的背景和环境下,学生可以打开并释放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表现更加放松、更加自然,这非常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通过这样的音乐锻炼,学生的情感会更加丰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会更强。

2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2.1通过欣赏活动,提升音乐感受力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在小学阶段虽然很难完全理解音乐,但普遍能够以欣赏音乐旋律,感受音乐节奏来提升自己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游戏活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起到熏陶的作用,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开阔其音乐视野。对于刚刚系统性接触音乐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启蒙阶段可以做一些古典音乐游戏及律动感强的音乐游戏,以此敲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欣赏音乐,提升音乐感受力,为学生以后在艺术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利用趣味游戏,进行音符节奏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尤其是枯燥的音符教学。学生们都对新鲜有趣的事物非常感兴趣。那些单纯的音乐知识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果将相关的知识转化成趣味游戏,让枯燥的音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就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利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识谱,带上相关的音符的头饰,围成圈,然后找自己的音符朋友,几个回合下来,很容易认识并唱出这些音符。还可以利用“编儿歌”的游戏,将枯燥的音符教学编成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儿歌,帮助学生更形象地记忆,更愉快地接受。小学生都比较爱玩,注意稳定性较差,单纯的节奏训练教学,小学生很容易觉得单调和乏味。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穿插趣味性的游戏,来克服单纯节奏训练的弊端,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不但学得快也记得牢。比如二分音符、节奏可以比作爷爷走路,而四分音符、节奏可以比作爸爸走路,还有八分音符、节奏可以比作小孩子走路。老师可以创编相关的故事情节,通过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音符时值和节奏,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到相关的音符、节奏知识。又如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七个大小、形状、材质不同的玻璃杯,进行敲打,让学生区分音色的差异和音域的高低。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文具进行敲击课桌,感受高低音的区别,这种方法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3使用电教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接触音乐情景,巧妙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游戏活动,二者结合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进行多媒体音乐游戏时,将游戏相关的内容、玩法、规则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多通道感官参与,在将音乐融入学生内心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视听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2.4合理利用现有材料,丰富教育资源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会使用现有的音乐教学设备材料进行教学。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讲,乐器设备对他们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他们的好奇心是激发兴趣的前提,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使用音乐教学基础设备,如多媒体音响、声卡、话筒、网络直播设备等;更需要在课堂上配置一些基础乐器,如口琴、竹笛、古筝、钢琴、电子琴、架子鼓等。当音乐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时,还可以利用“大自然课堂”进行调整,如在教授歌曲“红蜻蜓”时,可将上课地点改在校园某个可以看到晚霞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晚霞中红蜻蜓的样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歌词内容,真实地体会歌曲意境,聆听自然界的天籁之声。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现有物品、材料来制作乐器,如在空矿泉水瓶里装一半沙子制成沙锤;啤酒瓶盖穿成串铃;在空箱子一面扎好多小窟窿制成音箱;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底部互通穿绳子制成话筒等等。合理利用基础音乐教学设备、大自然课堂、自己动手制作的乐器等教育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音乐游戏的应用可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成长发展,对发展培养艺术型人才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多种策略将音乐游戏巧妙融入教学,进而有效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运翔.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实践[J].艺术评鉴,2019(19):139-141.

  2. 刘梅.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9(17):113.

[3]卢点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9(2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