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平等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基于教育平等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何肖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平地场小学 561004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衡量和实施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建立民主的学校内部决策和管理制度;培养教师的人格力量和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外时空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之间科学民主、多维互动的评价体系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平等;师生关系;构建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效果仍然不理想,原因难以言尽。教育是一种沟通活动,对于教学的接受学生有自己的选择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内部影响的关系,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标准来衡量教育的成败。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虽然《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为保障青少年享有平等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提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是“平等”的负责人。根据美国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家对3.5万名学生的调查,学生对老师的厌恶是学生厌倦学习的第一原因,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分歧。北京师范大学沃建忠博士的研究也表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明显可以看出师生关系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基本是一条弧度平稳向下,而不是一条直线。结果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展不正常,教师为分数而教书,对学生的兴趣和培养相对较少,难以实现相互交流,更没有拓宽知识渠道,关闭情感接触的大门。教育应该是充满爱的,不讲究民主、在教学,中不平等对待学生的老师,学生自然不会喜欢他,当然,这样的老师也无法开展真正的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需要老师的爱和奉献,更需要教师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平等精神,学会尊重,学会互助,最终实现相互喜爱。

一、学校透明与公正的管理过程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客观环境

近年来,随着多元化利益分配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严重的贫富差距现象普遍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国家数千年来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极为严重,文化功利主义、世俗倾向严重,法制观念较为淡薄,司法难以实现完全的公正,客观上造成不平等情况。民主的缺乏严重影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无法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领导官僚、权力和金钱交易、任人唯亲、种种不公平待遇、暗箱操作:在教师中倾向于互相猜忌,互相排斥。要求、偏袒、歧视、排斥,甚至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肢体暴力;学生教师之间的人为分类,优秀的,落后的,富有的,贫困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小团体,有偿作业,有偿考试,班干部贿赂,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经常出现在学校中,这些现象其实在本质上是学校社会化的反映和延伸,是缺乏民主、教育公平的产物,客观地制约着师生之间构建民主平等的关系。

二、教师的学识素养,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内在条件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很多教师在部分地方可能还不如学生,面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唯有有着高尚情操.宽广胸怀、知识渊博,才能真正较为民主地处理这种情况。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逐渐成为以后教师的首要职能,这是任何一本课本,任何一种道德约束、任何一类的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力量。”爱才是教育的真正不竭的动力,关心孩子,欣赏孩子,相信孩子,这要老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宽容的心。

曾经见过同一地区的两个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却离家出走,给他们努力工作的老师写的一封信:“请原谅我们的行为,虽然知道你给予我们的很多,但是我们心里却在恨您,您的确是为了我们升学付出了无数代价,我们尽管了解可是做不到感激,因为您不断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和您自己,同时也牺牲了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我们失去了节假,没有了周末,没有了电脑、电视、音乐等等娱乐,也成为了一种没有感情,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生物。我们是您的机器,如果读书和牺牲无法相分离,那我们就不想读书……”这位老师也算是比较负责任的,他的工作方式也可以算是目前较为常态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在很多高中都十分常见,初中也有不少不类似情况,根据笔者开展的心理咨询来看:老师因为成绩差异而对不一样的学生有不一样态度,再加上没有重点关注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就按照“应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嘲讽,甚至是体罚学生,导致大量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障碍和情感交际困惑的情况非常常见。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种种问题尽管也是由于“关爱而起”却同时也被“关爱”所覆盖,这些现象的根源是轻视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教育方式,它湮灭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剥夺学生应有的独立性和尊严。老师必须要是心胸宽广、乐观,方能宽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和学生思想出现分歧的时候,表现出作为老师的修养;老师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时,应该敢于承担问题,敢于自我批评。“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当一名老师做到这几点,平等师生关系的内在条件就有构建的可能性。

三、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

老师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其教育方法中,国家现行的普遍教育方式是教室桌椅板凳摆放整齐规整,学生坐姿一致,思维高度集中,教师的活动场所也只是在讲台上,表情严肃,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知晓现代国外先进教育方式的人都明白,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当灵活,每一处都应该能体现出人本理念,不需要统一的姿势,孩子们应该是自由自在地;不能专注于师道尊严,学生有畅想和发言的权利。当然了,形式方面的改善也要足够的内容来作为支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应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尝试去思考学习、探究学习等,解放束缚的空间,解放学生的双手,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这就是平等和民主的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经常把课堂进了树林,河流,周围的学生们在一起,大家讨论,微笑,玩闹,同时也在研究人类文化和欣赏自然,享受阳光,学生都是自然之子,即和平与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宽容,平等、博爱、民主的人类智慧渗透进学生的心中。我们还发现,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展示他们不同于在教室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较容易拉近的。创造舒适和谐的教育环境,创造适合儿童自由成长的教育氛围有助于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建立师生之间科学民主、多维互动的评价制度

学生走进校园,往往被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则做为管理者出现“很多教师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就评价而言,仅是教师评价学生,是单方的,范围往往局限于学习成绩,是片面的;方法常常是终结性的,内容多是简单的格式化的和缺少鼓励性如此评价质量当然难以客观、准确、全面,就评价的效果来说往往也不是积极的学生们厌恶学习、没有将师生关系摆在民主、平等的地位上来,所以现在提倡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就具体问题的处理,我非常欣赏魏书生先生让学生写错误说明书的方法,很好的架起师生相互交流的桥梁,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师生互动评价制度,学生要阶段性的对教师进行评价,可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的民主评议会等形式,加强反馈,使教师的教学行为阳光化。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其实教师工作的优劣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以生为镜,我们不仅可以正衣冠,更重要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正心修身,框正教学行为另外无论是否班主任教师,我们都要既当好组织者、领导者又应做个参与者,把自己融人集体之中,作为集体的一员,走进学生的生活,感觉他们的悲欢,走得越近,就越能公正的处理各种事情,更重要的是收到使民主思想潜移默化的效果应该说,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允许学生择校、择班、择师的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作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一天终会到来这也是实现教育平等权和选择权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在未来社会中,需要有独立自主及创造性思想的建设之人,肖川曾经说过“给予学生关注和关爱以及鼓舞,对于防范和消除病态的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塑造民主的性格,十分必要”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学校的民主,就没有社会的民主;没有教师的民主,就没有学生的民主,归根到底责任在于教师的民主思想。教师渴望自由,才会给学生自由。教师有民主意识,教学过程才会有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才能提供学生民主表达的机会与条件。教师也因之受到更多的启发与教益,更重要的是博得学生深层的爱戴与尊敬。学生也因之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受到民主的熏陶与感染,学生个性与创新自然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1]阳学录.关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调查分析及建议[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9):106-107.

[2]姜淑香,谢文忠.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25):66-67.

[3]李广平.师德底线,教师须自觉坚守[J].教育家,2020,(29):8-9.


参考文献

[1]马振云,朱成科.对当代“平等”师生观的反思与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7(07):119-122.

[2]郄强炀,朱成科.平等师生关系的泛化后果、根源及再确证[J].教学与管理,2017(13):25-27.

[3]邢思珍.论平等的师生关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4):24-26.

[4]李定仁,罗儒国.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生成机制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5(04):22-26.

[5]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0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