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陕西民间丰富美术 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利用陕西民间丰富美术 教学

李阳

陕西省渭南市 合阳县城关小学 715300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土资源,丰富和优化课堂呢?切入点可以尝试一下陕西民间美术。

关键词:陕西民间;丰富;美术;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土资源,丰富和优化课堂呢?我的切入点是民间。民间自古迄今历代传承,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且最深刻的文化内涵,集中了群众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性格特征和审美观念,所以它值得每个炎黄子孙学习并传承。本文就利用陕西民间丰富美术教学谈几点体会。

  1.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教育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离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每个教育阶段往往忽视美术教学,很多人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课程和教师都不被重视,仅充当着“调剂”“换脸”的角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设备也比较单一,学生无法多视角感受的魅力等,这些原因最终导致美术教学质量不高,新课改的理念无法渗透,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步伐。

  1. 陕西民间的价值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丰富性和世界性等优势,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全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为其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间体系,其艺术样式贯穿了民间中最具代表性的剪纸、玩具、民间雕塑等几大类。

1.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形式有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等。陕西剪纸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造型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在当今社会,剪纸的社会实用价值已非常广阔,它早已走出了房舍,在平面设计、舞台、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散发着自己的魅力;从艺术价值来讲,剪纸既有收藏价值,又有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作用;剪纸艺术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因此它具有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

2.玩具 民间玩具种类繁多,陕西比较突出的有凤翔的彩绘泥玩具和千阳的布玩具。

陕西凤翔的彩塑泥玩具。始于先秦西周,有三千年的历史,是当地历史、文化、风情的集中体现,是几百年陕西民俗的缩影,是历史的延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品有挂虎、坐虎等,喜用大红、翠绿、桃红、浅黄等色,并注重墨线纹饰,色彩鲜艳强烈,内涵丰富,造型生动传神,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陕西千阳的布玩具。用布做外壳的软雕塑,多为动物造型,上面饰有布贴花、挑花、绣花或手绘花,造型憨态可掬、稚拙可爱。其种类繁多,有十二生肖,还有五毒、虎头鞋、虎头帽和各种动物的耳枕等都是保佑儿童平安幸福的吉祥物,是集玩耍、观赏与实用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品。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简洁大方、装饰物形象生动。

3.民间雕塑

石雕 陕西渭北的栓马石和榆林绥德炕头狮子是民间石雕艺术的典范作品。拴马石主要是用来拴牲口的,石柱的顶端雕刻着生动的人物和动物,造型粗矿、敦厚、其中多为胡人、蒙人形象。石狮子在民间为镇宅辟邪之物。大石狮子浑实威猛,置于大门两侧镇宅;小石狮,作拴娃娃用,以祈狮子保佑长命富贵。民间石狮用料粗廉,造型稚拙、古朴,雕刻简约。

面塑 俗称“面花”“礼馍”,它是用发面塑造各种生物形象,如虎、龙、鱼、蛙、花卉、鲜果等,还有娃娃及神话、戏曲人物,塑好后蒸熟定型,形象丰满而富有光泽。它既可以作为礼物赠送,又可以食用。面塑有面白色和彩色两种。面塑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完整饱满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传神。

三、利用陕西民间丰富美术教学的建议

1、利用陕西民间丰富课程

新课改中建议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特点对教学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这就给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按部就班的全按照教材上,那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不会高。新课改要求每学期的鉴赏课不少于课程的20%,其余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学生和学校的特点进行选择,陕西民间艺术就是非常好的教材。如民间剪纸艺术,一把剪刀,几张纸,再加些创意,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如果觉得民间艺人的剪纸有些复杂,我们可以先从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入手,接着再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这样一来,既学到了课本以外的东西又丰富了课程,何乐而不为呢?

2、将陕西民间应用于课外实践活动

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课上,学生如果能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肯定能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泥塑或面塑大赛、就近进行校外写生、周末同学结伴外出了解本地区民间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等、寒暑假结伴去民间艺术的发源地旅游访谈并记录,回来后加以整理,为继承优秀民间、创新优秀作品打下基础,课堂上鼓励学生共同分享收集的资料,并组织学生利用废旧的塑料瓶、报纸、碎布片、石块等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提高了审美能力,激发了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总之,利用陕西民间丰富美术教学只是一个切入点,以上也只是笔者的一些总结和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在美术课程的选择和再创造方面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姜全良,浅析民间剪纸的艺术价值。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

利用陕西民间丰富美术教学

作者姓名:李 阳

所在单位: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