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敬敷,创享未来——记绍兴市柯灵小学教育集团敬敷校区科技特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智汇敬敷,创享未来——记绍兴市柯灵小学教育集团敬敷校区科技特色教育

胡 勇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小学

敬敷小学创立于明嘉靖年间,学校前身为敬敷义学。“敬敷”二字出自《尚书﹒舜典》,“敬敷五教”一语。2016年新校落成,学校以“老树发新枝”的愿景启动少儿科技教育的新探索。

全体敬敷人积极探索科技教育特色之路,立足本地区环境资源优势和本校实际,努力创建小型科技博览园式的校园文化,推进学校的科技特色发展。学校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的科技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多元平台,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科技特长。学校将拓展性课程、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等活动进行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与学品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积极寻找课程资源开发上的新起点,课程文化建设上的新亮点,办学思路上的新突破,催生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

四年来,学校扎实推进科技特色教育,各项工作稳步提高。2019年7月2日上午,“绍兴市少儿科技学校(筹)”挂牌成立,实现了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的跨越。

一、打造课程载体,建设科技课程群

1.开设丰富的科技课程

学校充分发挥“紫精灵创新实验室”、“绍兴市少儿科普基地”的阵地优势,开辟专用教室开设科技精品课程,开设了航模、3D打印、VEX机器人、乐高WEDO2.0机器人、乐高FLL机器人、Pepper机器人、Arduino创意机器人、奇迹创意、电子百拼等精品课程。学校围绕“灵育课程”体系,继续做好敬敷科技课程群的顶层设计,注重校本课程研发,强化拓展课程课堂效益。学校依托每周三的拓展课程时间,积极围绕“科技特色”,除开设上述精品课程外,还结合教师的特长,开设班级科技类拓展课程。通过这些班级拓展课程,丰富学生的科技活动,增长学生的科学视野。

学校着力打造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科技课程群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科技特长,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的科技课程群的核心素养出发于“灵”,聚焦“灵慧”,重点培养孩子的“好奇”、“博涉”和“思辨”,让每一个敬敷的孩子更具灵气。

2.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学校处处彰显科技特色,从校门环境到科技长廊、科普馆、创新实验楼,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学校还建立了班级、校园科技角,整体统筹安排,局部精雕细刻,处处精心设计布置,营造浓郁的科技氛围。学校在2号和3号教学楼之间开辟 “一米农场”,打造现代农场课程。学校按田地的大小、位置以及特点,设计成分子结构状的若干小块,然后让每个班级自领一块。学生可以在里面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除草、种植农作物和蔬菜等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的细心照料下,农场里的蔬菜、水果悄然无声地在发生着变化。蔬菜、水果成熟了,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孩子们在农场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自己也在渐渐成长。

二、通过内整外合,强化科技师资

学校科技特长教师培育工作取得骄人成绩,校园内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项目的领军教师和金牌教练。学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科技类比赛活动,从全局考虑,早做准备,将负责老师落实到专人,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依托拓展课程、班班有科技特色活动、科技节等,选拔、培养人才。针对上级比赛类项目,除每周三的拓展课程开设外,科技老师利用中午和傍晚时间丰富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培训。

三、利用地理优势,丰富科技活动

1.成立多个校外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成立了一些固定的参观基地,浙江特立宙影视有限公司、绍兴电力设备成套公司、苏泊尔集团等,加强与他们的合作,方便学生参观,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同时联系企业职工为我校学生上课,讲解相关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

2.加强与市科技馆、区科协的合作。

为集聚更多的课程资源,推进科创特色课程的培育和出彩,学校继续加强与科技馆的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科技馆的实践活动。积极邀请科技馆工作人员来校上课,做讲座,指导我校做好科技类比赛参赛培训工作。引进流动科技馆,通过大篷车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科技体验。2019年12月,学校“少科院”被授予“2019年绍兴市科普教育基地”名单,2020年4月,越城区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馆通过越城区科协、越城区教体局联合验收。

3.定期举办科技节活动。

学校通过积极承办斗门街道中心小学科技节、机器人大赛等品牌活动,分享科技教育成果。学校每年开展一次科技节活动,结合上级比赛项目,设定趣味类项目比赛和竞赛类项目比赛。趣味项目比赛,学生自愿报名,以期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专研科学的兴趣;竞赛类比赛项目,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报名参赛。通过比赛,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依托“科技节”,学校开展“科技大游园”。在科技节闭幕式后,全校学生进行科技游园活动,将参与学生辐射到全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拓宽科学视野,从而进一步增长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以赛代练,提升办学知名度

四年来,学校扎实推进科技特色教育,各项工作稳步提高。学校在各级各类创建工作中硕果累累,学校科技特长教师培育工作取得骄人成绩,校园内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项目的领军教师和金牌教练,在一些科技大赛中,我校学生以赛代练,在收获经验的同时,各项赛事屡创佳绩,捷报频传。

1.学校各项创建工作硕果累累

2017年,紫精灵创新实验室获评“浙江省首批基础拓展性创新实验室”;2018年、2019年,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特色单位”;2019年,3D模型创客教室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学科教室”;2019年,“闻机起舞,以紫益智”教育机器人应用案例获评“浙江省教育机器人应用典型案例”;2019年12月,学校“少科院”被授予“2019年绍兴市科普教育基地”名单;2020年1月,学校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机器人教学示范学校”;2020年4月,越城区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馆通过越城区科协、越城区教体局联合验收。

2.师生科技获奖捷报频传

四年来,学校有16位教师已经成长为少科校科技特色课程的骨干教师,有4位老师在市级公开课中亮相,7位老师在区级公开课中亮相,多位老师在各级各类科技类论文、课题、案例等的评比中获奖。

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活动,以赛代练,截止目前,全国级获奖4人次,省级获奖26人次,市级获奖60余人次。

学校以“加大投入,积极整合,形成合力”为原则,建设校内科普教育基地,开发和整合特色科技教育资源,做实、做好“紫精灵创新实验室”,充分发挥科技长廊的科普教育功能,扎实推进学校“一米农场”建设,做好科技图书馆建设,从而建成渗透人文、和谐、绿色、科技理念的小型科技博览园式的校园文化。

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坚持科技特色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思想,加强研究,注重实践,通过不懈的努力,力争使我校的科技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