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1

刍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陈清喜

会理县城关第一小学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感知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概念的学习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抽象感悟能力等。本文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对新时代的小学概念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小学的数学概念是非常基础性的知识,它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性条件,学好数学的基本概念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就比如说是高楼大厦的地基,同时有好的概念基础才能形成较好的空间概念,良好点的概念基础也是学生提升数学素养的必经之路,比如说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本知识概念的依托,因而概念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场景中,教师对于概念的教学往往只是给出学生相应的理论,然后通过练习进行强化,这就导致学生不理解概念的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练习时可能还需要翻书查找概念、公式,然后教师讲解错题时再把概念读一遍,最终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概念的含义,使得学习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失去了数学的本源——理解。

小学的数学概念包括数的定义、运算式的含义、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几何物质的相关理论、比例关系的阐述,方程式的基础理论以及一些数学常用的能力,这些概念一般是较为抽象、复杂的定理或者知识点,然而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以形象感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来说非常的难以消化,因而教师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从而使得学生提高相应的数学知识,增进与数学之间的亲密情感。

一、引导学生更好理解数学概念的方法   1.借助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有些知识概念很难用语言进行直观的描述,比如或,“正数和负数”,“小数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等知识点,但是他们与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的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的概念。那么,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找出新旧知识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用旧知识讲解,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比如说,在学习“公倍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前面所学的“倍数”的知识点引出,进而还可以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种以旧带新,接着化新为旧,再引入新知识的循环往复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明确相关知识的概念,掌握新旧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   2.概念教学直观化。   很多的数学概念都比较的抽象,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做到形象、具体、有趣,同时尽可能的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入手。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积极性也会提高。比如说在学习“比和比例”这个数学概念时,我就用一些实物在讲台上向学生展示,以此来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具体的做法是:我用15块大小一样的积木分成了4堆,每堆的块数分别是,1块,2块,4块,8块。接着我就让学生好好的观察这几堆小积木,问同学们能发现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在还没有学习“比和比例”这个知识点之前,很少有同学能够发现他们之间的比值关系,于是我就向学生引导,告诉同学们可以通过加减乘除这些计算方法去思考。在一段时间的思考后,部分同学们还是能发现他们存在比值关系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我就再拿出了一些小积木,将其分成4堆,每堆的数量分别是1,3,9,27,接着将其顺序打乱,让同学们去排序,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排序。再接着我就向学生引出“比和比例”的概念,在我的演示和学生的思考讨论后,学生就可以形象的理解其概念。   3.借助实践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形成知识概念。   有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中同样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对于一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概念,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时,我就给班上每个学生准备卡纸,直尺和剪刀,然后让学生去剪半径分别为1,2,3厘米的圆,然后将用在每个圆上面画出其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让学生观察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心、脑,能够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印象深,记忆牢。   4.通过“变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后,老师还要让学生从别的角度去理解。课本上知识一直表达方式,但是在教学中,可以对其进行“变式”练习,换个说法去表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是让学生记住课本上的概念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些概念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不利。比如说,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课本上的表达方法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表达方法,如“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再乘以百分之百。”学生在概念变式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但是要在学生理解正确的基础上,保证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如果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变式,那就说明学生对这个知识是理解了的。   二、帮助学生有效的巩固所学的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还要通过一些方法将其巩固,这才是概念教学的意义。对于概念知识的巩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每学完一个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归类分析,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实际运用,巩固所学概念,实际应用及时学习的目的也是巩固相关概念的方法。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老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安排一些练习,这些练习需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进行实际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加深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   三、总结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日后有着深远的影响。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老师需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决心,认真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对相关概念得以理解,再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巩固。   参考文献:   [1]吴秀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浅析[J].神州,2014.   [2]周数棣.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浅谈[J].吉林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