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材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材分析研究

高甜甜

南昌市湾里区教体局音乐教研室 330016

【摘要】音乐教学过程重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魅力,理解音乐,抒发情感。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实,通过不同音乐教材间的对比,把握音乐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本文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人音版和人教版音乐教材的异同点,提出几点教师进行音乐教学,落实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材;教材比较;教材分析

【正文】音乐教学是通过教师结合音乐教材,带领学生在不同曲目的旋律、节奏的轻重急缓等要素中学习相关的基本乐理,理解并运用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因此,首先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相关知识,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掌握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一、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审美感知力的能力培养

审美感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音乐艺术的表现方式、情感表达以及韵律特征有独到的感知和见解,能够感受音乐中的美和奥妙。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气息,与科学素养相结合,展现出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形象。

1.2艺术表现能力的行为养成

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演奏、音乐情景编制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艺术表现是学生得以抒发自己情绪的一种手段,同时在艺术的熏染下,学生将形成更柔和、更清新的气质,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进行。

1.3人文内涵的音乐实践

通过对音乐中旋律特征、节奏规律、表现要素的理解和感悟,学生能够体会创造者当时所要传达的情绪和感受,充分体会不同语言和韵律所要传达的喜怒哀乐。通过不断地加强对音乐的感知,学生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促进对于不同文化语境下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深层次理解。

二、人音版和人教版音乐教材的对比分析

2.1教材整体框架的比较分析

首先,人教版和人音版音乐教材都是按照国内教材具有的统一模式,在曲目歌唱、音乐鉴赏和活动进行三个模块展开具体教学的。其中,人音版音乐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进行活动探究的一个环节,而人教版教材并非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这一环节。这些模块的设置体现了两版的音乐教材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视,要求学生在对于课堂乐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对音乐作品形成一定的欣赏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其次,人教版的音乐教材相对于人音版的音乐教材来说,涉及的音乐知识更加细致和具体化。人教版教材通过在音乐常识、乐理知识、乐器讲解、发声与演唱练习这5个环节贯穿知识讲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人音版涉及的知识点总体上来说,与人教版相比略少,但是拓展的知识点和联系的其他音乐知识并不比人教版少。

2.2教材中乐器教学及乐理知识的比较分析

人音版与人教版音乐教材相比在知识点的讲解方面更加详细和具体。人音版中对音乐技能的要求首先通过目录直接表示出来,然后知识点在具体的曲目及乐器旁边有详细的注解,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的感悟和理解。人教版教材中,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在目录中并没有显示出来,但是在教材中曲目的部分,会通过小卡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和分析。

三、提升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

3.1巧设课堂情境

音乐源自生活,目的是传达人们的情感、情绪,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带领学生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巧妙进入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播放与曲目相关的视频片段,带领学生走进创造者的创作源泉和具体表达的生活场景中,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感悟和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农家乐》音乐曲目之前,带领学生想象农民辛勤劳作,从播种到丰收的场景,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老师播放农民在丰收时节,收割水稻的场景,观看一片一片的麦浪在风中起舞,农民脸上露出欢乐的笑容。学生首先体会到丰收时农民的喜悦心情,然后教师引入本课的第一首歌曲《丰收锣鼓》,这样学生就能够加深对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的理解了。

3.2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类活动,通过经常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等运用到实际表演中,逐步加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同时也在不断地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例如学生参与乐器演奏活动,甚至参加各类乐器演奏比赛等。一方面可以借助课堂所学作品的主旋律进行模仿演奏;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音乐兴趣小组,例如:音乐情景编创小组、小乐队或乐器小组(钢琴组、吉他组等)。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举办文艺演出,选择一个特定日期,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掌握的一门乐器、一首歌曲或一段舞蹈等等。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一起排练指定曲目,通过不断地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3.3营造合适的音乐环境,鼓励学生学习音乐

为学生创造积极的音乐环境是很有必要的,鼓励学生在班级板报中圈定一个板块来介绍音乐知识、音乐趣闻或鉴赏一首经典歌曲等,也可以在班级内发放一些艺术家的画像卡片并标明其代表作及座右铭,一定时间周期在班级内传阅。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广播时,通过讲述音乐家的杰出成就、背景故事,然后播放其优秀音乐作品,给予学生积极的音乐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学习音乐。

【结束语】新课标下要求学生从审美提升、文化感悟和艺术能力的养成三个方面落实音乐核心素养,教师应当通过对比分析多种音乐教材下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通过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方案,全方位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气息。

【参考文献】[1]李晓囡,祝春华.音乐美学教材的分析与比较[J].当代音乐,2019(11):150-153.

[2]何伟.基于提升音乐教材分析能力的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9(0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