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英语教学法对比与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常见英语教学法对比与分析研究

张蕴宁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400

摘要:英语教学方法的分类有很多种,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及教学环节中,该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教学法?本文将对几种比较常见的英语教学法,从原理、教学原则及优缺点几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常见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常见英语教学法 对比 分析

语言教学方法是以系统的原则和程序为基础的教授语言的方法,也就是有关如何按最佳方式教授和学习语言的观点的应用。英语教学方法的分类有许多种,通常有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口语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暗示法、协作法、自然法、社团学习法、任务法、整体法、内容法及词汇法等。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及教学环节中,该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教学法?本文将对几种比较常见的英语教学法,从原理、教学原则及优缺点几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常见英语教学法。

一、翻译法

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课文的词、句、语段、语篇,以进行英语书面语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目的语经常并用,即说出一个英语单词,立即翻译成其相应的母语词; 说出一个英语句子,也马上翻译成本族语; 逐句分段阅读连贯的课文,然后再逐词逐句地翻译成母语。这样,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和两种语言( 母语和目的语) 打交道。

1. 翻译法的教学原理或基本特点。

(1) 英语教学目的的双重性。英语教学目的的双重性是指通过英语和母语的互译手段来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和智力。

(2) 英语和本族语的相互翻译是英语教学的基本手段。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练习、巩固、记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等均采用英语和母语的互译方法。

(3) 英语教学以语法为纲,先讲语法后讲课义。语法教学材料安排是先词法后句法。语法讲解过程采用演绎法,即先讲规则,后举例子,再让学生背诵规则,然后做练习。语法讲完后,讲单词、例句,最后阅读和讲解课文。

2. 对翻译法的评价。

优点

(1) 英语阅读能力是通过阅读大量的英文材料培养起来的。语法翻译法则重视通过大量阅读、背诵原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语法翻译法利用语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智力。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培养自己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3) 适当的翻译也有利于英语教学。

缺点

(1) 翻译法过分依靠母语和翻译手段,但没有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其缺点仍是夸大语法和母语的作用,重理论,轻实践,重语言知识教学,忽视语言的运用。

(2) 过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重形式语法讲解,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和语用能力的培养。

(3) 为教语法而教语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列举一些脱离现实生活和交际情景的例句,甚至举一些脱离课文的例句,使语法教学与课文脱节。

二、情景法

情景法是视觉感受和听觉感觉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视觉是指眼看幻灯、电视、电影、图画、手势或动作,利用视觉感知幻灯图像、画面、手势、动作; 听觉是指耳听录音放出的外语。视听结合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外语的内容。情景法最早叫视听整体结构法。由于情景法是利用幻灯图像及情景画面创造语言情景。

1. 情景法的教学原理或基本特点。

(1)充分利用情景、幻灯、录音等视听教具,使语言与情景相结合,新的语言点通过情景进行教学和操练。语言与情景的紧密结合,创造了良好的视听环境,能使学生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交谈的自然形式。学生通过生动的图像情景和生动地道的录音相结合,排除母语为中介,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促进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2)感知整体结构的对话形式。情景视觉感知和外语对话录音听觉感知,是以整体结构形式实现的,即眼看一组幻灯图像或情景画面,耳听一段意思完整的对话,从而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体结构感知。音素、句子的训练,是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组成的综合对话基础上进行的。

2.对情景法的评价。

优点

(1)强调语言情景教学,有利于外语与情景建立直接联系。

(2)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形式,有利于口语能力的培养。

(3) 强调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能力,强调用外语讲外语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外语语感。

缺点

(1)完全排除母语为中介有些绝对化,有时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2)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和综合训练,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单项分析和训练,不利于对语言的监控。通过对情景法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它的基本特点、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取其精华。

三、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英语与母语的语法结构达到自觉理解语言材料的一种方法。它继承和发展了语法翻译法的翻译特点,进行英语与母语的对比,所以比较法又叫对比法或翻译比较法。

1.比较法的教学原则。

(1) 利用母语做中介的翻译手段并与目的语进行对比的原则。

(2) 强调用语法规则指导语言实践的原则。

(3) 在分析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模仿操练的原则。

(4) 在外语书面语基础上进行外语口语教学的原则。

(5) 利用由分析到综合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的原则。外语语言材料的安排和教学采用的是语音、词汇、句子及课文等由分析到综合的顺序进行的。

2.对比较法的评析。

优点

(1)重视外语教学的思想性、自觉性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忽视了外语教学的自然规律。

(2)外语与本族语的翻译对比,有助于发挥本族语的正迁移的影响作用,防止负迁移的影响作用。

(3) 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理解外语和监控使用外语的正确性。

缺点

(1)过分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口语、听和写能力的训练,学生很难掌握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达到流利交际的程度。

(2)过分强调母语与外语的相互翻译、对比和讲解语法规则,占用了80% 的课堂教学时间。尽管学生的语法条目背得滚瓜烂熟,但由于他们缺乏交际性操练,所以很难用外语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信息。

四、交际法

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比较新型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是指语言行为,即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如表示询问、请求、邀请、介绍、陈述、同意、拒绝、感谢、道歉、希望和害怕等。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由于交际功能是语言在社会运用中最本质的功能,又是外语教学中最根本的目的。

1.交际法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交际是在语境中用话语进行的,因此,语义连贯的句子所构成的话语是外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外语教学要在成段、成篇的话语中进行。言语交际是外语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要使学生掌握言语交际能力,必须用外语上课,在课堂进行师生之间的言语交际活动,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言语交际活动又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并受情景制约,所以外语教学要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最迫切需要的情景中进行。

2.对交际法的评析。

优点

(1)注意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2)强调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

(3)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4)以功能项目为纲进行外语教学;

(5)不苛求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缺点

(1)对功能项目的确定标准,对功能项目的统计、分类及安排的先后教学顺序论证得不够充分。

(2)如何科学地协调功能意念项目与语法、句型结构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3)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有错必纠与有错不纠的关系。让学生在交际中自己纠正语言错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为在国内没有像幼儿学母语那样的外语环境。

通过对以上教学法的原理、教学原则、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教师可对常见英语教学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及教学环节中,教师可根据以上的对比和分析,选择应用恰当合适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梁华.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交际法.西华大学.2019.5

2.鞠艳霞. 对英语教学法的初步探讨. 现代盐化工.2020.3

张蕴宁 1982.3 讲师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