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转差促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试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转差促中

付晓萍

和田市机场小学

摘要: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俨然落后于城市学校。另外,农村学校的家长素质整体偏低,加上教师数量有限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不强。然而,农村学生的独立性较强,意志较坚定。这些优势是不能忽视的。为此,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1营造开放性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与学习特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放下师道威严,以激励、肯定的语言、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拉近师生距离,甚至成为可以谈心的朋友,让学生能主动诉说学习与生活的困难,以便能给予其针对性的指导。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与持续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与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与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自我领悟中获取知识,强化学习能力。然而,教师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在激趣引入教学环节,教师可通过“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走不怕累,马蹄嗒嗒提醒你,珍惜时间莫浪费”的猜谜游戏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能自然过渡。学生在认识钟表后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生活与学习的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在获取新知教学环节,教师可展示各种钟表的图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强化其追求新知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钟表的用途。学生对钟表的认识相对模糊且知识零乱。教师在安排小组讨论后,能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系统化,从而全面认识钟表的外部结构。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分针与时针的颜色分类或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帮助学生认识钟表的外部结构。不仅如此,教师可借助动画展现小朋友起床上课与午休等画面情境,让学生读出画面上钟表显示的时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更好地掌握钟表中时针与分钟指向特征等学习内容。

3问题设计

提问能带动师生双向互动,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与强化学生思维的常用教学技能,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提出有效的问题,减少提问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教学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提出有价值与有目的的问题,使其具备一定的探究性与趣味性。例如,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运动会列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可提出学生在运动会中如何列队的问题,如“一共多少人”“一排多少人,一共多少排”“加法算式如何列”“乘法算式怎么列”“两组算式发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多列出几种加法算式,让学生明白加法算式不同,但乘法算式相同,同时乘法算式能缩短加法算式等知识内容。教师还可向学生提供三角形方块等学习工具,让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组合方块摆出规定数量的小鱼图案,并提出“摆一条、两条……七条小鱼需用多少个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手实践的发现填写在表格内。在填写完表格后,教师可继续提问“如何算出21”,让学生发现3个7是21。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一条小鱼用了7个三角形,是几个7”“两条小鱼用了14个三角形,是几个7”“1个7是几,如何用乘法算式书写”“尝试编出一句乘法口诀”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能逐步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学生在了解7的乘法口诀后,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你发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等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乘法表规律。小组交流的方式能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为了巩固和深化,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一周7天,两周几天,三周几天”等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自主列出乘法算式,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4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当紧扣教材与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为主。作业分为课后作业、课堂、课前自主作业三类。课堂、课前自主作业要求精炼且带有启发性。课后作业要求能兼顾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例如,在“小小商店”的教学中,课前自主学习作业以进入超市查看商标价格、在家长或店员帮助下认识数字为主,让学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认识数学。课堂作业以商店游戏或组内互练等形式为主。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贯彻了新课标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数学教学改革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教学效率的提升。课后作业形式应当要丰富。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其在拓展学习方法与研究途径的同时,能顺利解决各种问题。例如,小组可设计并互换自拟卷。学生可参与图画设计与价格选择。学生便能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的调动,创造性思维的加强。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一次商店购物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体验观察与猜测验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帮助学生联系旧知识,在困难中寻找解决方法。这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在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灵活转变学习策略,从而快速解决问题。这将更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5完善评价机制

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能确保学习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与情感态度形成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结果性与学习过程性的评价,更应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的结合。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进步状况与课堂表现,以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除教师评价外,教师还可引入学生互评与自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增强其合作互助的意识与自主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发展目标。自评与互评方式更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能帮助学生重新定位角色,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错题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经验才能被分享。

结束语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主体地位的提升是重要前提。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课堂主导的角色,灵活转变引导者与组织者等角色,在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从传统学习观念与方法中脱离出来。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与亲身体验,提高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切实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家长与教师应当加强联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其快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丽洁,韩蕾.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47.

[2]高兰.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64.

[3]宋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