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隆丽华

隆安县南圩镇杨湾中心小学 532713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文化品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在教学内容中、在情感教育中、深度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等。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文化品格  培养方法    

一、前言

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其中文化品格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品格的培养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和世界意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本国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具体为: 

1. 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 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 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 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 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 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 了解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节假日。 

二、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方法

(一)在教学内容中渗入文化品格的培养

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文化品格的形成是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实践、体验、反思、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上《He can’t see》时,教师给出问题:Dogs are useful because dogs can_____.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图片的提示进而思考后回答:Because dogs can help the blind man. Dogs can help the firefighter. Dogs can help the deaf girl.老师趁着热烈的课堂气氛进行追问:Do you have a dog? Do you want to have a dog? 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是:Animals help people a lot. Animals are useful. We should protect them.学生们能据生活体验来思考且解决问题,他们会看到动物是有用的,并且用心感受到动物可以给予人类许多帮助,我们应该保护好他们。所以,教师应让德育在课堂中有“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及“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在情感教育中结合文化品格的培养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品格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以至于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在教学一些独特的节日如Halloween、Christmas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介绍一下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由来、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学生在找寻、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圣诞节一课时,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切身体验一下西方人欢度圣诞节的一些风俗和习惯。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和习惯,并布置教室,还在上课时带来一棵圣诞树(Christmas tree)和一些小礼物(gifts),教师装扮成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mas),边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边将小礼物分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将自制的圣诞卡片(Christmas Card)送给其他同学,同时播放Merry Christmas,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这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精神空前高涨,如能积极与“圣诞老人”对话,与同学交换礼物和圣诞卡片等。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堂教学之外。 

(三)深度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及影响。老师要善于从文本语篇解读,深度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比如在上外研版新标准英语六年级上Module 8 Unit 1 Do you often play with dolls? 时,教师从Ling ling和Amy互相分享相片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语篇中存在的文化品格,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hobbies.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Sharing is happiness. 还有一个文本的文化挖掘,就是老师出示了Amy打扫房间的句子,但是Amy不经常打扫房间,但是Lingling 却经常打扫房间。并不是Amy不是一个good hardworking girl,而是引导学生帮助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注意事项

(一)尽量将文化品格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学会语言,掌握语言技能,又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的能力。

(二)导入的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在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要浅显易懂,有些内容只要点到为止,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2]冯国平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6).          

[3]焦新荣  设计制作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英语周报,2004(31).

[4]李艳萍 基于话题教学的小学生英语文化品格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