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工作坊————引导学生“真”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阅读工作坊————引导学生“真”阅读

俞丹红

浙江省 宁波市宁海县岔路镇初级中学

[摘要] 阅读工作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工作坊中,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他们可以依自己的选择和速度来阅读,并与人讨论互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教师则在此情境中说明学习的内容,并协助学生与同伴讨论沟通,而逐渐使学生成为自我引导者和实践者。本文旨在探究阅读工作坊在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中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引导学生“真”地走进课外阅读。

[关键词]  阅读工作坊 课外阅读教学

一、阅读工作坊的内涵

所谓的阅读工作坊即“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来教学阅读。在这样的教室中,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依自己的选择来阅读,以自己的速度来阅读并与人讨论,分享阅读心得。经过这样的过程后,学生不但可以学习阅读的方法,也可以了解阅读的真正意义”。可见,阅读工作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机会的教学模式,且它强调的是,促进学习者想去读,能够去读,而且真正去读,最终达到“悦”读,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正是学校和教师最终目标。“教师则在此情境中说明学习的内容,并协助学生与同伴讨论沟通,如此学生在此情境中基于真实目的使用语言,并沉浸在真实的听、说 、读 、写相整合的课程之中,而逐渐成为自我管理者。” 阅读工作坊因为各个年级、班级的不同状况,定有不同的实施情形,最后由每一位老师所建构出来的阅读工作坊的形式定然是有所不同的, 可见它是由弹性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它的基本理念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且应当包括小课教学 、独立阅读 、分享阅读等活动程序。

二、阅读工作坊的实施

(一)阅读工作坊实施的环境创设

1.教室图书馆的建设

阅读工作坊实施的前提之一是要有足够的阅读资源。作为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让学生自行购买大量的书籍显然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学校购置了《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读和选读书籍以及一批学生感兴趣的图书;其次,对学校现有藏书进行分类整理,把部分与教学相配套的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参考的书搬进了教室;鼓励学生从家里带书来充实教室图书室;每个月两两班级互换图书,以保证图书资源的“新”、“丰”,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2.教室图书馆的管理

一个有组织的图书馆能创造一个有效的阅读工作坊了。故我们必须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借阅制度:“两表”制度。“一表”就是每个班级的图书登记表,上面登记了班级里所有图书的名称、拥有者等资料;“第二表”是学生所借书籍的编号、日期及归还情况。图书倘若在借阅过程中出现残、破、损、污、失等情况,借阅者必须做出相应的赔偿。

3.阅读工作坊时间的安排

要想将阅读工作坊落到实处,首先必须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很多语文老师都认为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倘若将时间匀给课外阅读,势必会赶不上教学进度,且即使每个星期抽出一节课安排学生阅读,显然时间太仓促,间隔太长,成效不大!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周一到周五的晨间和午间各20分钟阅读时间,及每周本校的地方课程和阅读课来落实阅读。

(二)阅读工作坊的一般过程

1、小课教学:“教师用5到10分钟时间教全班学生一些可以应用于独立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需要去进行小课教学。”也就是说,每一个小课教学都有一定的目标及目的,而其目标目的的设置源于学生的需要。在小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师生朗读文本片段、教师指导阅读方法、介绍作家作品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

(1)导趣———适度渲染,制造神秘的色彩

教师充满情趣的导入是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的催化剂。

例:《解忧杂货店》

师:同学们,你们有烦恼吗?有困惑吗?有难以派遣的抑郁吗?答案肯定是“yes!”现在,有这样一个杂货店,只要你写下自己的烦恼,并将它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里,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2)导疑———师生共读,感受生动的情节

如何让学生进一步产生阅读向往,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呢?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应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片段与学生一起欣赏,然后在悬念处打住,或者在阅读精彩片段后设疑,鼓励学生猜猜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由此来引发学生持续阅读的欲望。

例:《蒲柳人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蒲柳人家》节选的前两章:被何大学问、一张青大娘视为“心尖子、肺叶子”的何满子,却在中伏大晌午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可见,老爷子这回是发了狠的。文章最后一段却写道“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那么,他盼望的救星到底有没有来?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惑阅读《蒲柳人家》。

(3)导法——授之以渔,提高阅读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小课教学中应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有显著的帮助。

例:《老人与海》

师:同学们,拿到这样一本令人心生憧憬的好书,你打算怎样去读呢?

……

师:说的很好,大家都能从封面、导言中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而且刚才这位同学还告诉了我们另一种读书方法,关注图书封底,关注作者及名家对图书的评价!

  1. 独立阅读

在小课教学之后 , 独立阅读可以印证小课之中所教的内容或技巧。独立阅读期间学生可以自行阅读,也可以组对阅读,若时间不够 , 可允许学生在上课前或放学后继续阅读。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记录阅读中的生成资料,因为这多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灵光乍现的想法,特别真实的再现了他们的感受和灵性,也便于教师了解他们的所思。 在独立阅读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感受、策略的不同来填写阅读日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表达性阅读”、“倾吐性阅读”。

3、分享阅读

阅读工作坊是一个分享经验、交流阅读感悟、建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所以当学生在独立阅读之后,我们会进入分享时间。彼此的交流和聆听,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分享阅读我们一般以组为单位,自由组合,人数以5到6个人为宜。每个小组设有读书组长,图书记录员,图书笔记交流员等。当该小组成员都已完成独立阅读以后,全组成员共同完成推荐表,如下:

图书推荐表

好书美文我来荐

小组名称:

推荐书名:

作者:

出版社:

记录者:

推荐理由

故事梗概:

组员推荐:(每个小组成员依次写上自己的推荐理由)

推荐者:

组员推荐

推荐者:

组员推荐:

推荐者:

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图书推荐表,将优秀作品附于书籍最后一页,作为其他同学翻阅此书的助读资料。这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各组阅读书籍完成图书推荐表的积极性,而且在点滴中提高了她们概括故事、组织语言、品析作品的能力。

分享阅读不仅包括组内交流整合,还包括全班性分享沟通。班级内的分享形式可多样性,可以朗读精彩片段,可以进行创编剧本进而组织戏剧表演,可以为书本作宣传画,可以出一份阅读卷,可以给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写一封信,续写或改编结局等。

下面是学生阅读莫泊桑短片小说集中《项链》后的剧本创作(片段)

时间:深夜地点 地点:教育部大楼大厅

人物:骆塞尔先生、骆赛尔太太、部长、众男宾

(部长搂着骆赛尔太太的腰,两人在舞池中翩翩起舞,周围一片阿谀赞叹声)

众人:哦,上帝,她是如此的美丽!不知是哪一个幸运的家伙……

(骆赛尔太太用陶醉的姿态舞着,用兴奋的动作舞着,她沉醉在欢乐里)

部长:夫人,能和您共舞是我无尚荣幸!

骆赛尔太太:(微笑)我也是,尊敬的的部长先生

部长:您的魅力和您的优雅简直是无与伦比!您的丈夫真是好运!

骆赛尔太太:(挺了挺胸口,那串金刚钻镶成的项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谢谢您的赞美!

众男宾:(纷纷上前)亲爱的夫人,能邀请您共舞吗!

骆赛尔太太:(挺真脖子)非常荣幸!

参考文献:胡安莲. 课堂教学中对阅读工作坊实施的策略研究——如何引领孩子“真”地走进课外阅读[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