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从小接触民间美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3
/ 1

让儿童从小接触民间美术

曾黎

湖南省保靖县桐木棋幼儿园 416500

民间美术是一种涉及生活面最大、最宽,惠及人们生活和审美意义最多、最初的原始形态美术文化。它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审美需求,成为一切美术的基础。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及历史价值。如何把本民族的民间美术与幼儿、小学生美术结合起来,让儿童认同本民族文化,认识它的艺术价值,从而热爱之,学习之,传承和发展之,培养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在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同时,使儿童动手、动脑及美术素养得以提高并受益终身。在一方面,我们做了初步的尝试。

一、了解民间美术

保靖是土家、苗族集居地,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一般分三大类。一类是精神类,如宗教美术、表演方面的脸谱、木偶、皮影等。二是实用类,如建筑装饰、服饰、生活器皿、工具等。三是精神与实用兼顾的,如工艺品、礼物与节日赠品等。我们在教学中,主要以实用类为重点,利用录像、投影把土家、苗族服饰、岩石壁画、玩龙舞狮、布艺、土家织锦、鞋店、刺绣、草编、泥巴仁等搬进课堂。让儿童了解发现美术种类,欣赏民间美术美丽,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当美观实用的布艺制品,色彩绚丽的土家织锦,民族服饰,虚实相生的剪纸文化,小巧玲珑的编制手工艺品等,展现在儿童眼前时,他们被吸引住了。他们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二、走进民间美术

为了让儿童更加真切感受浓郁的民间美术文化,我们带领儿童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来到民间,观看墓碑厂,参观服饰店,拜访绣花艺人。在这中间,着重煮好两点:

1、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马蒂斯曾经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因此,在带领儿童参观时,我们充分指导儿童发现作品中各种事物的不同特征,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形态来发展儿童的思维。如服饰上的画、鸟、树叶等。

2、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孩子在儿童时期有最强烈的好奇心,最富于想象和幻想。从小

培养儿童想象力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是极其重要的。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世界。”我们适时启发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个肚兜图案。你喜欢什么样的图案呢?孩子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我喜欢葫芦娃。”有的说:“我要把米老鼠和唐老鸭放在肚子上,跟我一起睡觉等。”

三、让民间美术来到课堂

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美术伴随着文明的进步,是人类多元化的组成部分。让民间美术来到课堂,重要的是儿童在发展自己美术技能的同时,了解了自己的民族,传承了民间美术,并已开始为自己是土家、苗家儿童感到自豪。

娶亲、嫁女、进新屋,是我们这个地区的最大喜事,每天哪家有喜事,就要在大门上、窗户上贴上大“喜”字。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美术课我们就教孩子们剪不成字。我不灰心,一节课不行,两节、三节……久而久之,孩子们都会剪“喜”字了。

草编,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们这个地区常见的有草鞋、草凳、草席等,草编在孩子眼里是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活灵活现的实物。我们组织一次“草编门帘”比赛。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才能,有的把稻草编成辫子,有的把三根稻草扎成一束,并在中间一节一节扎红毛线。有的把稻草卷成圆圈一个一个结起来。作品虽然单调、粗糙、稚拙,与我们想象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体现了孩子们对客观事物敏锐的感觉和认识事物并进行表达的思维过程。草编制作过程,是孩子们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培养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形成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良好品质。

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美术中,我们刚刚起步,还需花更大的精力去钻研,去探讨。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民间美术定会在土家、苗家儿童中开出绚丽的花朵。

此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6BZXX00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