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教学实践能力调查分析 ----以新余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教学实践能力调查分析 ----以新余学院为例

彭可婧 1 王丹丹 2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每年大学应届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也压力也逐年增大,这种形势下,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着扎实基础以及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并且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就显得很重要,且很必要。本文对有关体育专业教练员教学实践能力探讨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参考相关文献,就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新余学院体育学院运用课外体育俱乐部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社会适能力的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绝大部分教练员对自己所参与教学项目还是喜欢的;强化了体育专业学生对教学技巧以及表达能力的掌握;对所参与教学项目满意度不高;对教学技巧及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掌握程度不够;认识与实践不均衡。本研究为新余学院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练员;实践能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新余学院2018-2019-1学期186名课外体育俱乐部教练员为研究对象。体育俱乐部共有教练员231名其中45名为非体育专业教练员,本文主要研究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所以不将45名非体育专业教练员列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掌握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把握发展脉络和研究前沿。

2.2.2问卷调查法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余学院课外体育俱乐部教练员的现状进行调研。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专业教练员对所参与教学的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体育专业教练员整体来看对自己所教学的项目还是持肯定看法的,其中感觉一般的占比最高,其次是非常喜欢的,最后则是不喜欢的。通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于体育专业教练员的教学兴趣来说,整体上使大部分体育专业教练员满意,但非常满意的人数较少,这应是日后需要继续完善的,而不满意的占比虽是最少,但仍能反映出现有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对体育专业教练员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经过剖析发现,课外体育俱乐部分配教练员的方法存在一定不足。

3.2课外体育俱乐部教练员对教学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表达能力调查结果

3.2.1教学技巧的掌握情况

表2统计结果显示,新余学院体育专业教练员对于教学技巧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处于一般状态,其次是好,最后是差。可以分析出对于教学技巧的掌握大部分同学尚可,说明课外体育俱乐部对提升学生的教学技巧有一定作用,而教学技巧掌握程度为好的比例不高也说明了课外体育俱乐部还存在一些不足,还存在很差,则说明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剖析与教练员对自身教学角色认识不足,教学态度不端正,缺少教学设计以及缺乏指导教师的监督与指导有关。

3.2.2教学过程中表达能力的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新余学院体育专业教练员对于教学过程中表达能力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处于一般状态,其次是好,最后是差。可以分析出对于教学表达能力的掌握大部分同学尚可,说明课外体育俱乐部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一定作用,而好的占比不高也说明了课外体育俱乐部还存在一些不足,还存在差,则说明仍存在一些问题。

3.3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参与体育俱乐部教学,认为对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很多的同学占主体,有所提升其次,最后是没有提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是非常大的。

4结论与建议

4.2.1提升体育专业教练对所参与教学项目的满意度

目前新余学院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以按专业报名分配教练为主,也正是这种方式造成了在调查过程中仍有7%的教练员不喜欢自己所参与教学的项目,通过文献调查并结合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要扩大课外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专业教练员的积极影响,就应改善按专业分配教练的方式,应适当结合安兴趣爱好分配教练的比例,使体育专业教练员对所参与教学项目满意度更高。

4.2.2课外体育俱乐部指导老师现场听课并给予课后指导

在上文指出的3.2对教学技巧及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掌握程度不够所论述的问题的解决是十分有必要的。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自存在的问题,主观上的不重视,以及教学过程不规范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指导老师定期现场听课并在课后给予体育专业教练员指导,指出不足之处,给出改进方向,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张磊,孙有平,季浏,等.范式及其反思我国高校体教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20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1):29-30.

[2]刘红存.新时期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