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认知规律,重组历史教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重组历史教材

黄海峰

河北省魏县车往中学(056800)黄海峰

就初中教科书而言,它使用图文并茂的方法,消除历史书的枯燥、乏味之感;设置了思考题、讨论题及课外阅读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拓展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科书在编写中还注意史实的主与次,详与略的分布,突出要点,删去了一些过难过杂的史料,减少了学生的负担。由于每个地区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是不一致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也会给他们在学习中带来很多的差异性。要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一线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以真正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实现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功能。为此,笔者就初中历史教材的重组作一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1前后顺序的改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启发学生思考积极性的教学技巧。学生的认知规律都是由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符合这一规律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笔者在备课和教学环节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来完成对新的教科书内容的掌握。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鸦片战争》中的第一部分讲林则徐禁烟。教材从鸦片在中国的销售背景开始讲起,然后讲到林则徐禁烟的事件。由于学生对于世界史中英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将鸦片输入中国的目的和影响还没有任何知识基础,而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却有许多途径可以获得信息,因此是较为熟悉。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按教材顺序授课必然违反了认知规律中从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的要求,会带来认知的困难。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先介绍1839年3月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具体过程和重创烟贩的成果,可以让学生再次确认脑海中已有的概念。然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鸦片会在中国泛滥开来,使我们不得不禁烟呢?”将学生的思绪引回到鸦片是怎么输入中国的?给国人和国家带了什么危害?等问题上。这样调换教材的顺序,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节省了他们思考的时间。

2教学内容的增减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中间的20分钟,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随后,思维的集中程度逐渐下降,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正因为如此,对教材的内容,我们有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及时把握好学生学习最高效的时段,甚至可以放弃次要部分,让学生自习完成;有时则需要教师补充课外知识。增:例如八年级上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讲到我国出兵朝鲜的原因,笔者就增加了背景介绍:朝鲜半岛在苏联和美国操纵下分裂为对立的两个国家,因此发生内战其实也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结果。这个增加不仅不会使课程进度受影响,而且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背景。

减: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中,课文内容中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大篇幅的介绍蒙古和元朝的建立,由于牵扯内容多且需要详加解释的知识点也多,因此本课中最精华的时间必须要抓紧进行这一重点内容的讲述。这样一来,本课最后一部分“民族融合的发展”就只能用余下学生注意力开始松懈的时间来简单介绍,笔者认为与其采用这样效率不高的处理方式,还不如把它作为学生回家自习内容,下一节课用一个问题来考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这样处理后不仅前两部分的教学更能有张有弛,课堂效率也同时提高了。

3教科书的合并与分离

教科书的编排有时是按年代来进行记录,但同类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放在一起讲述,对学生理解记忆都是有好处的。因此笔者主张对教科书进行根据主题合并与分离处理。例如八年级下册第9课为《改革开放》,第10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第10课的内容偏理论化,主要通过几次会议来总结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这一理论在中国指导地位的确定。如果在讲述时加入第9课的“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一目,即可以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经济特区的事例和成就来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行论证,也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解决特区姓“资”姓“社”的问题,即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重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也存在许多困惑问题。例如舍弃教材部分知识与考试内容的矛盾;设置活动与课堂时间的安排产生矛盾;一个完整的学期中本土教材的教学时间安排和内容多少、深浅程度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如何以课改的目标为标准,寻找到创新与知识点落实兼顾的课改方式就是一线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回归实质性的课堂教学,踏踏实实的从教科书处理入手,从小处入手,挖掘出教科书设置中的技巧,能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培养真正拥有历史知识又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