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浅谈新课改

穆俊峰

穆俊峰陕西省榆林市清涧中学7183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改要求教学,教师及学校应该主动针对主、客观两方面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对已有的旧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措施

我很庆幸自己成为陕西省第一届使用课程改革新教材的高中数学教师。经过四年多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我对新课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激动到迷惑再到清楚,以至于现在自认为略有所得的这么一个过程。当然,仅凭一个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难免存在不足,在此只是简单地谈谈我自己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点肤浅之见,借以抛砖引玉。

数学课程改革包括几方面,比如课程理念、内容、内容处理的手段及结构等[1],其中创设新旧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是改革过渡的桥梁[2]。由于客观原因,推广新课改的脚步不可能一下就站得很稳,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里简要地列举几例:一.可供学生使用的资料很少,并且多数都是旧资料稍加修改而成的,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既给老师上课特别是辅导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在新教材中,很多定理及公式的推导或证明已略去,但有关这方面的教辅参考资料及可演示给学生的模型、仪器却很欠缺。这使得老师有时上课很被动,学生脑海里总存在很多问号。三.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注重应用、倡导实践,然而必要的教学设备、场地及实践材料的缺乏,使得交流讨论、实践探究对一些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成为纸上谈兵等。

新课改是国家推行的一项新政策,哪怕实施这项政策会很艰难,举国上下也都要齐心协力,认真贯彻执行。那么面对重重困难,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一方面,各个中学必须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调整。对于新课程、新理念采用旧的教学管理制度就相当于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着先进的生产力一样。每个学校应该根据新教材、新要求及新标准制定一系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从思想深处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以便新课改政策的顺利执行,这也是能够较好地执行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想想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实行时也是困难重重,但短短的几十年就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变。而这次课改也就是一次改革、一场革命,相信在广大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新课改的优越性很快就能得以显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驾驭教材,优化教学结构,备教材和备学生相结合[3]。

为积极配合新课改,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请各位教育界人士予以批评指正。一.进入新课改的时代了,教师钻研的方向应该有一个重大的转变。那些钻研高考、善于猜题做题的做法应该退居第二了,位居第一的应该是善于讲课,运用各种技巧激励、启发学生的思维、自学兴趣及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意识。用榆林市教研室特级教师刘新国老师的话讲就是:“老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他指出,表扬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动力。失败并非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能经常给学生成功体验的老师就是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活跃的课堂气氛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一个基本表现。要讲好课不只是用口说,手势、眼神等身体语言都将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教师上课就是在表演课,既能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也有助于双向反馈。二.任何成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在所难免。因此,老师们就应该更加有耐心、更加有韧性,既要能忍受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不能陶醉于优雅舒服的生活,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学得好的学生多加鼓励,学得不好的学生多点耐心与关心,总之,不放弃一丝希望。因为仅仅凭着他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和建设者这一点,就决不可轻易放弃。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也要做好学生学识的引路人、学德与做人的指路灯。所以,每一位老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自己,才能使自己成为新课改的领路人。三.认真落实新课改和作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是一致的。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师德高尚、责任心强外,还应特别注重在实践中积累丰富多彩的经验、技巧。例如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在指定的几道题目中自主选择,这样既能克服当代学生的依懒性和盲目服从心理,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决断的意识,批改作业时批语也可以不拘形式、自创花样,用上格言、警句、幽默、典故最好不过了,作业本还有师生沟通工具之妙。这样师生的距离拉近了,作业就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等待老师对自己作业、作品评价的期盼了。讲题时可以故意留出一点漏洞,让学生给予指出纠正,从而培养其自信,使其找到成就感,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材的变更,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角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需要调整改变,这样才能使新课改在我省稳步落实、快速见效。

参考文献

[1]周玉娟简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教学天地,2009,2:36。

[2]蒋志强从数学认知结构谈数学教学方略,2006,4:23-26。

[3]郭向荣试论数学教学互动的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