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高三化学复习方法探讨

沈国亮

沈国亮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发现,高考内容越来越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信息处理能力,学生的基本辨别和推理能力,注重在基础知识上的综合与延伸。为了使学生能顺利通过高考,在高三的复习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三复习阶段不能只是搞紧张的题海战术,而应有一定的复习策略,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增强学生兴趣和信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计划;习题选择要有合理性,讲评要有针对性;到最后复习阶段注重调整学生心态。近年来理综化学试题命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察,并且越来越重视类比方法,突出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辨别能力和推理能力。注重基础知识及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不但要把握命题方向和原则,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注重基础知识兼顾学生情绪,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三起步阶段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兴趣

学生基础较差,自控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加上高三的学习内容枯燥、紧张、实验少,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也被每天大量的练习抹煞殆尽。针对这种情况,开学初我们备课组研究决定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高三课本最后一章是实验基本操作,我们以此为背景,从化学课堂实际出发开展“化学科技节”活动。先演示了“白水变饮料”“铜币变银币--银币变铜币”“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浸泡的滤纸在空气中自燃”等实验,让学生说明实验原理,亲自演示,并发动学生搜集已有知识中的有趣试验,如向燃着的蜡烛上洒镁粉、铁粉、铝粉、铜粉等使“星光灿烂”“滴水生烟”“滴水生火”“水中花园”“不着火的手帕”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化学科技节”的热情。为提高课堂效率,在完成课时计划的同时,将这些实验有计划地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在讲电解电镀一节时,把课本中的实验改成“铜币变银币--银币变铜币”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用一个月的时间给高三的学习开了好头,让学生卸下了思想包袱,轻松踏上高三复习的旅程。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复习之前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高三化学组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在计划中给学生明确要求。以课本为依据,以考试大纲为指挥棒,以近三年的全国高考题为参考,指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复习,一轮复习对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提醒学生一定要细,复习时尽量避免整堂课串知识点的做法,而是根据知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复习元素化合物时,采用试验连接的习题把本族元素的代表物质的制取,性质,除杂,收集,尾气处理等内容都穿插进去,在卤素的复习时我给出习题:某学生用图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氯气进行试验。请回答问题然后出示一套实验室制取,收集,除杂,及性质验证的装置图,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把有关氯气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包括进去。从而引出卤素的性质相关反应,制取,应用等还涉及到卤素的通性均可点到。另外在复习时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能让学生看到的绝对不能用讲代替,能让学生动手体验的尽量让学生亲自体验。

3习题的选择和讲评

进入高三,必要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做题和考试基本上是整个高三阶段的主旋律。首先把好选题关,我们很少用现成的资料,而是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自己组题,尽量选择知识点覆盖多,难度不大的题目。题目的来源是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或是根据高考题自己改编的题目,或是自己创编的题目。强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方便了教师批改,利于培养学生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其次是“逼”学生“动手”,将“练”字落到实处。很多学生懒惰,做题时常常眼高手低,只看题、想题,满足于原理懂了就行,不喜欢动手规范完整地书写解题过程,特别是对需要组织文字,用语言表达的内容。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大脑的加工,用简洁明了准确的语言将要点表达到位,是我们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弱项。为了抓书写表达规范,从一轮复习开始我就重点强调试验方案要写清步骤、现象、结论三要点。另外就是利用课堂定时练,十分钟一道大题或五个选择题,完成后上交全批全改,部分学生甚至面批。利于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还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学生。在抓细节,抓书写和表达方面落实得比较到位,学生动手写前必须先动脑,其思维能力也会同步提升。这样在培养学生好的答题习惯的同时有利于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惧感,增强他们对实验题的信心。

4冲刺阶段学生心态的调整

经过一轮地毯式复习,二轮重点复习,五月中下旬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此时学生出现两个极端,好学生压力大;差生又出现松懈情绪不知道该看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了八套“容易”题来给学生鼓劲,给差生加压提醒他们回归课本。并且随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每一次考试后都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其达到什么水平,在哪些方面学要加强等。此时还要抽出时间带领学生看书,记方程式,注意课本试验的要点等。让学生消除高考畏惧感做好充分准备迎接高考。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