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杨坤

贵州松桃县蓼皋中学杨坤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寓教于乐,积极创设愉快、轻松、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一、构建开放课堂,创设和谐环境

1.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语文课堂,大多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转,学词语,读课文,讨论问题等。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被抹杀。新课程要求我们尽快把“教师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努力培养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否则就违背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新课程下,教师能否真正以一颗公平、民主之心去上课,是一节课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2.教学过程的情景化。

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语文教师应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并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地实践其未曾实践过的、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探究他们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在他们的知、情、意等方面留下深刻的烙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创设个性化的情景,有更加个性化的感受。

3.学习成果的优质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例如语文课本后许多主观性很强的练习,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要对他们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充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和环境中吸收并利用知识。当然,对于学生存在的明显问题也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真诚地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探究式教学

人的天性中就有探究的意识,初中学生的求知欲都很强,关键是要教师予以有效的启发和引层。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于展示自我,敢于“异想天开”。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各种探究活动,要彻底地变过去的教师“填鸭”为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比如教学《黔之驴》一文,以往都是教师逐字逐句讲翻译、学生逐字逐句记翻译,费时费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教学效果很不好。新课程下,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对照注释去自主探究,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讨论探究,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讨论探究,让学生主动走进课文设置的情景,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让学生乐学,学有所得,学有乐趣,比起教师吃力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探究式教学,省力而高效,何乐而不为?

2.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

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这也是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更是对教学平等观念的很好的实践。教师在实践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绝不能偏爱优等生,而冷落甚至遗忘了待进生,教师更应该对待进生倾注最大的热情和精力,给他们最大的爱护和鼓励,捕捉他们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即予以充分的肯定,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信心,并积极予以有益的指导,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引领他们由小成功到大成功,由小进步到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