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张予东

张予东(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3)

【摘要】新形势对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人员不足、精力不足、经费不足的客观状况。只要我们要提高认识水平,规范选聘机制,适时教育培训,完善考核机制,关注后备队伍,就一定能做好高职院校党务干部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5-050-0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在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首要因素是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胡锦涛同志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切实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上,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党务干部作为高职院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关系着高职院校党务工作的成败,进而关系着能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组织纪律严明的党务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对高职院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既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高职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的合理调整。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如何探索高职教育的新发展、新突破,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

二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专业人才的要求迅速提高。高职教育比传统的大专教育更贴近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既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工具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范围空前扩大,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建设现状透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少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被选拔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党务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建设,面对高职院校资源配置方式和办学形式,以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管理方式科学化,以及不断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等要求来衡量,也还存在的一些不足的方面:

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人员数量不足。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但受党务干部人员编制的限制,形成了党务干部人员较少,力量不足,不能满足党务工作需要的局面。

二是党务干部负担重、精力分散。一方面,受人员不足的影响,很多在院系工作的党务干部兼任辅导员,把学生管理工作等放在首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现有的分配制度和待遇直接与工作量、职称、职务等密切相关,而党务干部特殊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使其在带学生讲课实习、评职称、晋升职务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很多人需要兼做行政工作和教授专业课程,作为其本职工作的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则受到很大影响。

三是党务干部缺乏应有的科研经费。面对"新型"高职学生动态变化的特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针对性科学研究,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但由于党务干部缺少科研经费,缺乏对本职工作深入研究、探索的经济支撑,导致部分党务干部业务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三、加强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从自身特殊情况和任务着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是提高认识,健全制度。高职院校党务干部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党建水平。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完善奖励机制,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收入待遇和评选先进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贡献,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认识到党务干部队伍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党务干部的培养列入学校发展的重要议程。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党务干部的待遇。激发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个党务干部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实现党务工作的新突破。

二是规范党务干部队伍的选拔和任用机制。重视党务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是提高高职院校党务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选拔党务干部必须大胆创新。要以党务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为指导,坚持党务干部人事聘任制度,党务干部公开招聘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可以将组织选拔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组织考察与个人考试相结合、岗位选人和人选岗位相结合等方式引入党务干部选拔、聘任机制,规范党务干部的选拔、评价制度,形成系统、高效的党务干部选拔任用体系,使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党务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在选拔任用高职院校党务干部时,进行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要积极鼓励第一线教师参与竞争,作兼职党务干部。在选拔党务干部的过程中,进一步开放视野,真正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政治素质好,肯于奉献,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干部、教师选进党务干部队伍中来。

三是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对党务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四是不断完善党务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在党务干部选拔聘任过程中坚持做好干部任前考察,注意听取基层教职工意见。设立试用期满考核和任期届满考核制度,对被考核干部从教职工代表、同级干部和基层群众三个层次进行综合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务干部以后任用或解聘或免职的依据。

四是注重后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实现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后备党务干部队伍是关键。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密切结合高职院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需要来进行,从领导班子的近期需要和中长期建设出发,科学预测领导班子近期调整和中长期建设对各个层次的后备党务干部的需求量,做出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同时,要解放思想,积极倡导和树立全新的人才观,注重改善后备党务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历高,能力强,敢于大胆创新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后备党务干部队伍中来。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积极探索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正确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3]要实现这个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为促进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力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切实抓好干部教育培训[EB/OL].百度网站:http://www.chinatelecom.com.cn

[2]李源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EB/OL].百度网站:价值中国推荐2008-02-2014:53:10《求是》

[3]2007年12月25日在京闭幕的"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EB/OL].百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