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陈娟

◇陈娟

(武胜县沿口镇第二幼儿园武胜638400)

海伦.辛普森曾说过:“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听、唱、跳、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玩、会跳、能欣赏、会想象、会创造,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那么,在音乐活动中我是如何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呢?我认为,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美育是重要的。游戏完全符合儿童的本性,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是不持久和易转移的,因此,我就以让幼儿在每次音乐活动中能保持长久和浓厚的兴趣为抓手来进行我的音乐活动。

一、创设良好音乐环境,激发幼儿兴趣

优美的音乐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应注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并开展活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必要前提。

1、园内环境:在园内,我们要创造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这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它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活动室墙壁上挂着高雅、优美的音乐旋律图谱,意境图谱,并设立一个音乐角,在里面放置收录机,以及有关的书籍、图片和一些简单的乐器等,让它们成为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园地。在晨间活动或午间休息时,我们在风琴上弹奏(或放碟片)与课堂内容相吻合的曲子,使幼儿一进入活动室便感到音乐的气氛,诱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猫妈妈、猎人、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2、家庭环境:幼儿的一半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所以家庭环境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家庭中的创造性音乐教育中,更需要的是父母有耐心、有兴趣去参加幼儿的音乐活动,同时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在郊游时,父母可以利用自然的声音训练幼儿,让其敏锐地知觉并模仿。母亲在做家务时,可让幼儿随着自己的歌声去有节奏地和她一起干活。从而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得到延续,在家中也拥有一个音乐化的家庭氛围。

二、趣味活动形式,培养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采用了趣味的活动形式,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能促使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去学习。

1、在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幼儿认识音符时,如果直接让他们认识,并且分清每个音符的时值,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时我就把音符和小动物的叫声联系起来,把原本抽象难懂的音乐知识,变换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叫声,这种趣味性的设计形式,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使孩子们不但认识了小音符,而且很容易的记住了每个音符的时值。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2、在歌曲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教学以唱为主的形式。每节课都为幼儿安排了有趣的发音练习,节奏练习、歌曲欣赏、律动表演等。使整节课动静交替,气氛活跃。使每一位幼儿始终都能精神饱满而又集中地进行着活动。如:以教唱歌曲《勤快的人和懒惰的人》为例:这首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都非常简单,如果单纯教唱歌曲,幼儿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也使整节课的内容不够丰满生动。我就根据幼儿已有的音乐经验,设计了一节围绕节奏这条主线展开内容的综合音乐活动,把各种节奏型、通过各种身体乐器的演奏,然后又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歌曲,这样就使幼儿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有趣。整节音乐活动,从开始的节奏律动入场,到身体乐器配乐演奏、教师鼓励用语的使用、幼儿发音练习等环节都是围绕着节奏这条主线展开的,最后的角色表演使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还是放上音乐让幼儿一编又一遍反复的听吗?这种方法显然是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孩子可能听上几遍就会烦了,怎样使孩子们不厌其烦的欣赏音乐而又不感到枯燥呢?我首先告诉孩子们我有一支神奇的粉笔,引起他们的好奇,有的孩子还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这支粉笔有什么神气的呢?”我这时再告诉孩子们我的粉笔听到一首音乐就会在黑板上跳舞,边欣赏《加沃特舞曲》,边在黑板上演示,孩子们都觉的很好玩,有的还跟着做起来。这时,我变换了形式,我说,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一起听音乐,(直线时)用手指在桌子上做小虫爬的动作,(曲线时)做小虫跳的动作。等玩有两遍后,再次变换形式,玩游戏,“聪明的小兔”,找一名幼儿扮演狐狸,其他幼儿扮演小兔,音乐开始,(直线时,)狐狸在前面走,小兔在后面跟着走,(曲线时,)狐狸转身抓小兔,小兔要摆出静止的造型(如:树、花、石头等),如果那只小兔未能摆好造型,或因为动了而被狐狸发现,就会被狐狸抓住而不能继续进行游戏。就这样利用多种游戏形式,激发和培养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增强兴趣

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育也是我在音乐活动中非常注意的。个别幼儿虽然兴趣很浓,学的也很认真,但在某些环节上还是比其他幼儿慢了许多,因此,在活动时,对每个幼儿的要求也不同。我们班有个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很忙,一直都是姥姥一个人待她,所以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比别的幼儿慢,因此对她的要求我放得很低,当她会做一个动作或模仿我做某一造型时我都会朝她满意地一笑,使她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增强她学音乐的信心。而注重了每个幼儿的不同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同,才会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

同时,幼儿在探索--发现、操作--尝试,感受--体验,即兴--创作等活动中,从自发性学习进入自觉性乐感的形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多次活动才能实现。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有集体操作的方式--起到互相迁移促进;有个别操作的方式--让每个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建构音乐元素,教师在其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做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首先,激励幼儿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始走进音乐,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做起。如从简单的听音乐做拍手、拍腿的律动,到能够分辨2、3、4拍子。幼儿一举手,一投足,立即能行动起来,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都有机会通过音乐表达美和欣赏美,因为,那儿放置了许多幼儿自制的小乐器。幼儿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从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其次,尽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活动过程中,使之体会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幼儿的情绪。如果教师的语气是儿童化、趣味性的;教师的表情是丰富的、多彩的;教师的动作是有童趣的、夸张的。那么,幼儿的兴趣会很高涨,幼儿会积极参与。最后,鼓励使幼儿快乐。快乐就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和欣喜,了解和尊重幼儿就要给幼儿以爱心,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适当的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成功感对成人来说是一种动力,何况是孩子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词,及时地表扬肯定幼儿的优点,即便对回答错误的幼儿也不要轻易地评价错与对,而要视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经常给予孩子一种成功感,在幼儿心里树立起“我爱音乐,我能学好音乐”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幼儿就会有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幼儿就会快乐地进行活动。所以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的来源是快乐。教师快乐地教学,幼儿就会快乐地活动。

总之,兴趣培养是音乐学习的基础的前提。没有兴趣的技能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果说音乐学习是目的,那么兴趣培养是手段、是过程。所以要发展幼儿的音乐水平,必须培养浓厚的、稳定的兴趣。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