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感受音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在体验中感受音乐

霍建秀

连云港赣榆县实验中学霍建秀

【内容摘要】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把音乐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把学生的爱好、特长在音乐实践中表现出来,使他们在活动中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开创性地表现音乐。

【关键词】体验感受合作表现

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和能力积累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向巨人的肩膀攀爬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即达到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时才有可能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因此,学习是创造的基础。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在学习音乐与欣赏音乐的同时,要提倡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教育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参与程度和态度,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为不少学生认为书本上的音乐与自己关系不大,对书上音乐没有感觉,也无法参与。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把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日常的生活与书本上的音乐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参与音乐中有所收获,进而有话要说,有话肯说,有话会说。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第一印象,上好开学第一课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对整个中学阶段来说,开学第一节音乐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整个一学期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放假自由惯了,对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已经习以为常,有的学生甚至已经不喜欢音乐课了。但是对第一节音乐课还是充满好奇的。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抓住第一节课这个宝贵的教育契机,充分运用各种音乐教育手段,从学生的经验着手,从音乐的基础出发,精选音乐素材,用教师的智慧引领学生愉快地、自然地进入初中的音乐课堂,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开学第一课,我让学生观看了春晚视频《金蛇狂舞》《龙的传人》,欣赏李云迪与王力宏的精彩演出。体验古典与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用学生喜欢的音乐导入课堂,同时也复习了上学期的音乐歌唱与欣赏知识。

和学生一起谈谈音乐与演唱者,了解学生的喜好。老师趁机进行引导,让学生喜欢音乐,并要求音乐课的欣赏要求与习惯的培养。

告诉学生:学习音乐主要靠听觉,所以人们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以后的音乐课上,聆听音乐时,要保持安静,只有在安静的环境里,大家才能更好地享受音乐。

二、调动学生兴趣,参与教学内容

每个学期第一节课,让全班同学写下本学期你最想学的歌曲,然后按得票的多少,排列出来,得票多的歌曲先教唱,我把每个班级的排行榜歌曲下载放在电脑里,并注明班级序号与学习的顺序。学生每次上课之前,我就提前播放音乐,对选出来的歌曲,我并不是完全教唱歌曲,而是把它的核心句子跳出来重点学习,这包括画节奏示意图,打着拍子唱谱子,最后才是跟着音乐练歌曲。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事实证明,这一招比较受学生欢迎,把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融合在排行榜歌曲中学习,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学习兴趣浓,效果明显。

三、联系生活实际,畅谈音乐感受

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初中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

每个人都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十分关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来展开教学,巧妙地把音乐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比如在学习“爱心满天”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先带着两个问题默读《母爱》的歌词:这首歌是赞美谁的母爱?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然后请大家谈感受;接着请同学跟着钢琴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再让其他学生评价,指出朗读的同学好在哪里?或者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为进一步欣赏打下情感的基础;在欣赏歌曲《母爱》时,要求每个同学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观看视频,然后自愿谈观后感。这样的教学,先从歌词入手,引出母爱的伟大,再通过感人的画面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再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谈欣赏后的感受,自然地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共鸣。

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来欣赏音乐,拉近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距离,便于学生人人参与,在参与音乐欣赏中就容易学到音乐知识,同时,在音乐知识的辅助下更容易投入到音乐中,学习效果显著。

四、发挥学生特长,提倡合作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的同学。但是,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同学,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基础各不相同,要用同一个音乐作品来同时教育几十个不一样的学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好在每个音乐作品,它都是由不同的音乐要素共同构成的,同时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做多样化处理,只要教师能发挥聪明才智,总是能够让不同的同学,共同在同一部作品中得到收获。

如在教唱歌曲《当兵的人》时,在唱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为歌曲设计活动,来烘托歌曲的效果;如果学生一时设计不出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同学的了解,或让同学推荐,请一些同学进行队列行进,并请曾今参加过鼓号队的同学,用大鼓和小军鼓为演唱和表演伴奏,教师则用钢琴伴奏,其他同学边唱边观赏他们的行进(为了能欣赏同学们在歌声中的表演,教师要求演唱的同学记住歌词,同学们基本上都能记住歌词),结尾处要求行走的同学自编造型。然后分别请参加演唱、表演、演奏的同学自评和互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教师最后再点评,主要是挖掘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并指出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指明改进的方向,使有不同特长和个性的同学都能在音乐活动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并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全体同学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

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观察,将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特长,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创造机会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惧,为有效开展创新教育掌握第一手资料。

3、搭建表演舞台,锻炼表现能力

不爱音乐的学生很少见,音乐课堂就是要让热爱音乐的同学能在这里自由地表现,尽情地享受。同时,在表现和享受的过程中,使他们的音乐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每个同学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是主角,通过音乐学习,教育学生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且要创造性地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封闭式的教学,脱离了音乐特性的“灌输”,阻碍着学生的智慧、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的艺术情感和精神生活丧失殆尽,这是我们的音乐课不为学生所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可把这种“封闭式灌输”教法变为“开放式活动”,即把学生从那种听讲式教室里的、没有多少移动余地的座位上解放出来,把音乐课变成一种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教师讲解《春之声圆舞曲》时,不妨拎上录音机,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或野外,尽情地跳一跳小步舞曲、华尔兹,学生在大自然这广阔的空间里无拘无束地“玩”、“乐”,既学会了跳舞,又掌握了舞曲特点,相信这种感受一定会让他们终身难忘!

有时在课堂上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演唱自己喜欢的新歌或者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上台的人必须要面向全班同学自信地介绍,要求做到:介绍的是什么曲子,谁演唱的,为什么要介绍,也就是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开始演唱或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欣赏。音乐结束后,再请其他同学发言,谈自己的听后感,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也可以是补充的,总而言之,要让大家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并且会用音乐的语言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胆识、养成倾听别人说话、提高辨证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要面对全班同学即兴发言,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把音乐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把学生的爱好、特长在音乐实践中表现出来,使他们在活动中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开创性地表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