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合唱训练的感悟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析小学音乐合唱训练的感悟方法

陈勇

陈勇(四川德阳市第一小学校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合唱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组建一支有素质的合唱队,可以给学生的文化增添色彩,以优美动听的合唱,引导少年儿童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获得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而且合唱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训练感悟发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290-01

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以及演唱共同作用的结晶,合唱需要合作、信任以及鼓励相互融合,是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及、无法取代的。合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合唱训练中可以系统的解决学生们声音运用、合作意识等问题,可以训练学会们内心的听觉、自我控制能力等等,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对音乐的终身热爱之情。下面我来浅谈一些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合唱工作的感受。

一、小学生合唱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1、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团队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通过团队中每个人发挥能力,凝聚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在一个小学合唱团队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演唱角色,而小学生本身的团队意识就比较弱,所以需要相互间形成一种配合的模式来清楚他们自己的定位,认识他们在合唱团队中的重要性,以此来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悟性相对没有成年人强,所以需要教师去协助。其次在团队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非常分明的分工,讲求默契。但是往往小学生她们比较自我,很难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协调,而通过合唱能力训练中,可以磨合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

2、了解和培养乐感

音乐就是要传达某种感觉,而乐感就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先天的遗传,也可以在后天得到培养。大部分的小学生领悟能力较低,并不能清楚明确什么叫乐感,而在合唱中有针对节拍、音调、音高等具体训练,通过合唱教学可以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感知乐感。小学生们毕竟是一个孩子群体,他们对行为上的认知比对字面上的解读会更有领会,所以合唱教学这个方法是最能够让他们领会到乐感是什么,并真正去掌握和运用。以《在希望田野上》为例,曲子是xxxxx▕xxxxx▕特定节奏的重复,所以强调了音乐的律动性。而要表现出来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合唱分工,要合理安排单音节及双音节的衬字衬词,才可以表现出热情明快的风格加强音乐的自律性特征,以及人们内心的喜悦和欢乐的情感。在分工以后,每个人的任务都不一样,为了避免出现出错这种现象所以要特征注意到这点,让他们尽快的把握好自己所负责的乐感。我为什么提倡通过合唱教学来对孩子们实行乐感培养,因为合唱强调的是一个团体并非只是个人。而且合唱更能显示出音乐乐感的层次分明,强弱之分。如果只是一个个体来实行,他很难做到全方位的去把握所有的乐感。所以透过合唱这么一个组合方式来进行乐感的培养是非常可行的。

二、选好苗子组好团,确保合唱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合唱团成员的可塑性是决定合唱质量的关键。因此,要用长远的眼光来选拔苗子。我除了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选外,还通过班主任、音乐教师推荐人选。这样,既扩大了合唱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又增强了合唱团员的荣誉感。为了保证选出好苗子,我在进行现场测试时,既了解学生的音质、气质和潜质,更注重其可塑性,并且注意协调低、中、高年级人数的合理比例,一般是各占三分之一,其好处在于形成梯队,可持续发展。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严格训练

重视感情陶冶,追求音色美好是合唱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然而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凭听觉来体会与分辨。在训练时我比较注意运用对比教学法,把科学的唱法与普通的唱法形成对比,而且稍加大错误之所在的唱法,把二者同时摆出来,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对比、分辨,从而更容易掌握正确的方法。在童声训练中,主要是以头声为主,也连挂胸声,中声区以上,特别是高声区用真假声适当结合。不过根据歌曲的情感形象、民族地方风格、童声与成人音色的不同,在声音方法上要进行一些“微调”,这些“微调”是极为细致、非常注意分寸的。例如我在排练《拉特斯基进行曲》唱高音时,声音在口腔中的走向要更为靠后向上,移往鼻咽腔,丹田用力,假嗓的高音就出来了;而在唱低音时,声音走向靠前,移向硬腭,带点胸腔共鸣;合唱需要集体音响的和谐靠拢,如果集体音响不柔美鲜艳,缺乏穿透力,过于“露直”、“喊散”,声音不靠拢时,可以用更兴奋积极的状态去提高声音的位置,放远感觉,好像是唱给更远的人听,让口形微笑,抬起笑肌,以便于提高声音的位置。

四、合唱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排练时间要进行控制,不宜过长,一般在半小时左右比较合理,同时,在合唱时学生不能饱腹或空腹,对学生不规范的演唱行为如滥喊滥唱进行禁止,对于一些体力不足或者身体有疾病的同学要督促他们加强锻炼或者休息,以避免由于身体的原因影响到整体的合唱效果。要保持学生整体台风的和谐统一,让他们明白合唱是一个团体行为,个人的不良行为会影响整体的表演效果。

2、在合唱表演中,除了要求学生投入饱满的感情外,吐字清晰与否也是判断演唱是否合格的硬性标准。和通俗歌曲的演绎相比,合唱更加严谨,对整体的要求更高。在演唱中,只有学生们吐字清晰,让听众能够明白歌词所表达的含义,才能帮助观众真正理解歌唱中的感情因素。合唱表演中,当音乐配乐和演唱者清晰的歌声有机统一时,才能让合唱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以此来打动听众的耳朵和心灵。合唱艺术是一门严谨的艺术,必须要在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上下功夫,才能保证在演唱中不出纰漏,实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实践证明,参加合唱团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能成为纪律严明、集体观念强的好学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肯定。班主任都争着把自己班的学生推荐到合唱团,这为我校合唱团能在参加上级举办的竞赛活动中屡次摘取桂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训练一支较为有素的合唱队,不是件容易、简单的事情,辅导教师不仅要有相当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劳动,通过合唱队的组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以优美动听的合唱,引导少年儿童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获得美的熏陶,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是每一个艺术教育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