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非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梁玉清

梁玉清(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医院吉林松原131400)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腰椎因年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若遇到外力作用,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伴患侧下肢放射性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证骨科的常见症和多发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科有临床上对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人实行知情同意后进行非手术治疗,其中男180例,女40例,年龄18岁—65岁,治愈138例,好转57例,未愈25例。临床治愈率达75%,通过中西结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受到病人的好评。1.2方法1.2.1急性期:急性期病人的主要表现是腰病伴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咳嗽或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步行弯腰动后也使疼痛加剧,使病人坐卧不安,甚至不能翻身,为此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绝对卧床休息,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一定要坚持。②、物理与药物治疗:减轻疼痛,可采用湿热敷频普仪照射,中药离子导入等热疗法,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以缓解疼痛,在治疗时要注意局部反应,防止烫伤发生,减轻疼痛还可用红花注射液2毫升至4毫升,在椎旁压痛点环跳穴、承山穴等局部注射,每周2次。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非留体类抗炎止痛药,如芬必得等。③骨盆牵引:得骨盆牵引时重量为7千克到15千克,牵引时间为每次30分钟到60分钟,每日2次或3次,不宜餐后立即牵引,以免引起头昏、心慌或腹部不适。在牵引过程中,注意保护骨突出部,以免皮肤损伤。④封闭:一般采用局部腰封,硬膜外封闭,骶管内滴注的方法,硬膜外封闭和骶管内滴注后要让病人卧床休息4小时到6小时,防止头痛等病发症。1.2.2、恢复期:经过2周至3周的综合治疗和卧床休息病人的疼痛减轻,可让病人适当下床活动,活动期间应注意少做弯腰转腰部活动,指导病人锻炼腰背肌肉,以巩固疗效。2、典型病例:病人、男、58岁,于2010年12月5日因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8d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改变,活动度差,左小腿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CT示:L3-L4椎间盘向左侧突出,诊断为腰L3-L4椎间盘突出证。住院后立即给予硬板床休息,并给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入院当天给予红花注射液4毫升,在椎旁压痛点,环路穴,承山穴局部注射,给予腰部理疗,静脉输液甘露醇,地塞米松,及丹参注射液等,第二天起开始针炙每日1次,第4天起行腰椎牵引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在治疗期间指导病人饮食清淡,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病人住院治疗7d后各项症状减轻,3周后治疗出院。3、讨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一定手术治疗。②加强意识护理,消除顾虑,配合治疗,防止因情志所伤而加重病情。③急性期严格卧床,恢复期进行腰背肌锻炼。④饮食护理,多食水果及蔬菜,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副制品、鱼类、蛋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