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情境王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情境王萍

王萍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王萍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样的课堂涌动着求知的欲望,飞扬着灵性的翅膀,进发着闪亮的智慧。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创造精彩的课堂教学.

一、数学故事情境

通过数学故事(或数学史料)中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无理数的由来到孙子巧解“鸡兔同笼”,有趣且充满灵性的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使学生从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案例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驴和螺肩并肩地在街上走,各自都驮着几个包裹。驴抱怨主人给他压的担子太重,骡却说:“老兄,你的负担并不算重!你瞧,假如从你的背上拿走一个包裹给我,我的负担就是你的两倍;而假如你从我背上取走一个包裹,你的负担也不过和我相同。”试问驴和骡各驮着几个包裹?(假定每个包裹重量相等。)

这个问题最早出现于《希腊文选》。教师巧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形式,把数学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之十,促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二、数学游戏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

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通过游戏互动,让课堂变得灵动,富有情趣,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案例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准备:在前一节课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后,布置每一位同学编一个含有未知数x、y的二元一次方程,写在自制的小卡片上。

课堂上,首先学习用代人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同学们掌握了基本方法以后,让他们拿出自制的小卡片做游戏,规定游戏规则:由两位同学上台,各举起自制的一张卡片,组成方程组形式,台下同学快速解答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游戏开始后,同学们争先恐后,气氛异常热烈.当遇到像{x+2y=3或{2x+y=5的特殊方程组,同学们自然会进2x+4y=66x+3y=7

行互相讨论,这样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开始萌芽.

三、数学娱乐情境

笔者曾经作过一项调查,得知不少同学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视机过一过瘾。为什么电视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呢?显然,如果把电视节目中的娱乐元素引进数学课堂,将会产生怎样的效应!

案例3“幂的运算法则”

把电视节日中的娱乐元素引人数学课堂,学生的思维即刻处于高度兴奋之中,寓教于乐,收效甚大。

在一次班队课上,同学们自编自演了相声《误入“歧途”》,讲述了正整数幂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幽默诙谐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从此之后,很少有同学因为各种法则之间的混淆不清而误入歧途,

还有一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用flash自制了一首歌----《“0”的无奈》:零,忘不了你做分母时的尴尬(0作分母无意义),忘不了你作乘数时的一切皆空(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忘不了你一颗永不随波逐流的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优美动听的音乐久久回荡在教室。

如果说电视娱乐节目仅仅是为了博观众一笑,那么笔者认为,这样的数学课堂情境,学生很可能会记住一辈子,其中的收获也会伴随在学生将来的学习之中。

四、数学生活情境

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源头与归宿。有的教师担心课堂上少有鲜活生动的资源,事实不然,新课程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

案例4“合并同类项”

上课时,教师双手叮叮当当地摇着一大把硬币走进教室,同学们不解地望着老师,“今天我们来数硬币.”教师边说边数开了:“1元+1角:1.1元,1.1元+1角;1.2元,1.2元+5角;1.7元,……”“老师,你这样数太麻烦了。”几位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你有什么好方法?哪位同学帮老师数一下?”一位同学自告奋勇上来了。他先把所有硬币分成一元、五角、一角共三堆,然后数一数每一堆中各几枚硬币,旋即就报出了答案。这时老师借机问:“同学们赞同他的数法吗?为什么这样数好呢?”这就引出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合并同类项.

生活中的数学是最鲜活的,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串,巧妙地链接生活,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此举真可谓是别具匠心!

五、数学竞赛情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富有挑战性的、启迪性的、鼓动性的情境创设是教师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

案例5再谈“合并同类项”

准备:教师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教给了全班同学,并使所有同学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新课开始了,让班上同学进行竞赛活动.

竞赛规则:在多项式4xy-6x+xy-5xy+7x中,老师任意说出一组x、y的值,请大家计算该多项式的值,看看谁算得最快!

比赛开始,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人人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本领,希望做得又快又准确,结果当然有快慢之分。这时教师适时引导:“算得快的学生一定是掌握了一种好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在此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竞赛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深厚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了新旧知识间的认知冲突,只有这时学习才能变成一种需要。

六、其它情境

情境创设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在情境创设时应注重“启迪思维,符合数学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情境创设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情境创设时还可以采用实践操作式、口诀情境式、谜语情境式、欣赏情境式、诗歌情境式、想象情境式等各种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选择优化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载体。所以说,新课堂,精彩可以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