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探究

周殿华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杨市镇中学周殿华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追求新鲜刺激感,有时非常叛逆,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传统教学中默守陈规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屑。所以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兴趣点,将活跃的课堂氛围带入教学,让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多媒体教学,将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综合能力;课堂实践;策略探究

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内容的丰富性直接决定着课堂的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课堂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理论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亲身去实践,才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教学生活化,让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进行举例子,或者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投影仪播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问题,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

一、当下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下很多教师只注重课堂上课本知识的灌输,不顾及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感受,课堂中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学生在脑中无法将知识点串连,导致知识点记忆不牢靠,很多内容容易遗忘。对于初中生来说,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喜欢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对于传统方式的教学没有过多的兴趣,于是产生厌学的心理,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理解消化,对于很多知识只是出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教师由于多年的重复教学,难免会对课堂产生厌烦感,于是教学开始变得不认真,很多知识点只是囫囵吞枣的教授,并不进行细致的讲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没有生气。在课堂中教师并不去刻意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能力,很多时候只是在课堂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在数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化,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在口头说说,学生在脑中并没有形成画面感,导致课堂没有听懂,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教师对于课本太过于依赖,没有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教学,教学非常生硬,对于事物的看法没有全面的认知,在课堂中只是专注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没有告诉学生自己要如何理解知识点,因此导致学生在很多内容知识上没有理解。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综合与实践能力的策略探究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讲灌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只关注学生在学校中的成绩和排名,并不在意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这时课堂就会变得生硬刻板,没有活力,学生不爱听也不想听,课堂效率低下。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带入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可以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预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更好的去巩固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机制,在课堂的最后评定出表现得最好的学生和表现的最差的学生,最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当堂提出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不需要太贵重,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于最差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惩罚的重点在于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让课堂变得更加人性化,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意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将知识点引入生活,数学课堂中尤其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有代入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实验课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跳出传统的模式化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将活跃的课堂氛围带入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多预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可塑造性非常强的时期,教师需要在这个时期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积累,提升自身的涵养,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技能,在课后用知识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看待问题和事物的方式还不成熟,对于很多初中数学教材中复杂的知识内容都不了解,所以教师的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将生活化的课堂融入教学,在课堂中多与学生互动,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让教学充满人情味,从而创造条件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堂中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更有代入感,对于课堂知识点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在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不可以过于依赖课本知识的灌输,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需要带入自身的思考,将知识系统化的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脑中形成整体思想,让课堂变得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所以在课堂中教师需要严格把控好课堂节奏,掌握好课堂时间的分配,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适当的借助网络中的名师教学方案,有取舍的进行实践,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课堂。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中需要集中注意力,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数学课堂中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积极的参与课堂,平衡好自己的课后和课堂时间,有效的利用课堂,在课堂中用知识充实自己,将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让课堂不再是冰冷的代名词。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案例式研究”(课题编号XJK17BZXX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潘良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95-196.

[2]徐凤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