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导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语文课堂导入

张秀玉

山西原平市太平街学校张秀玉

导入是课堂开始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在导课过程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讲解,富有感情的朗诵、漂亮美观的板书、潇洒动人的风姿或一幅美丽的绘画、一首美妙的乐曲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下面就谈几种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单刀直入板书课题,然后由课题生发开去提出揭示教学要求和突破教学难点的问题,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导语可设计为:“今天我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师板书),文题是由三个名词组成的短语,这三个短语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将文题改写成一个能够体现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内容的句子(可改为:《《林教头风雪之夜山神庙前杀敌报仇》)。”然后再以这个句子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

二、游戏导入,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说:“游戏是最好的老师。”适应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游戏活动,可将知识的传授融于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兴趣盎然的智力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借助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把本文改写成课本剧,并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分别扮演唐雎和秦王。表演者要把握人物语言、神态、情感等。然后在教学本课时,采用表演导入,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的体会,还可从同学出神入化的表演中受到感染,激发爱国情感。

三、竞猜谜语,激发兴趣

“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猜谜语导入,很容易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中。

如在教学《松鼠》一文时,教师即可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形状像老鼠,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请同学们猜一动物。”学生很快就能猜出谜底。教师再积极引导:“那么松鼠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了解松鼠。”这样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学习兴趣,急切地想知道松鼠的样子和习性。

四、描绘故事,营造氛围

所谓故事导入运用,就是运用人物故事、历史典故、作者生平等背景资料,让老师的语言变得幽默、有趣、生动,而不是刻板、生硬和乏味,来激发学生课堂思考、后续阅读等兴趣,从而培养起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如教师在教“写作应简明”知识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同事外出散步,看见一匹奔马踏死了一只狗。欧阳修对同事说:‘试述之。’同事说:‘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共用了11个字。欧阳修嫌其啰唆,只用了‘逸马杀犬于道’6个字。历来被人称颂为简洁的典范。但有人提出异议,简是简了却未必佳。同事的字数虽多,但几个要素交代得很清楚,犬是‘卧’着的,地点是‘通衢’,故被马杀。”说到这里,教师提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改得更好?”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最终学生写出了“逸马杀卧犬于通衢”的符合简明要求的好句子。

五、巧设悬念,培养思维

在教读课文之前,有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种种疑问,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探求欲,从而吸引他们随着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境界,去探求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教读《杨修之死》,可首先用疑问设置悬念:“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是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要杀死杨修呢?”学生会带着问题急切地去探究答案。

六、引用诗句,进入情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古人笔下的雪景美妙动人,那么,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以上一段话是学习《沁园春雪》时的导入语。

七、播放歌曲,渲染气氛

利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感受古人欣赏月色时的心境。再从歌词内容受到感染,引发学生无穷的想象。由此导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这样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痴如醉的美妙境界。

八、质疑设问,产生欲望

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死海不死”,然后向同学质疑:“为什么叫死海?却又说不死呢?你想知道原因吗?请赶快走进课文,了解事情的真相吧!”学生会产生一种探求真知的欲望,主动学习。

九、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于漪老师教《春》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段精练优美的导语:“同学们,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接着她又让学生回忆描绘春天的优美诗句: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中的“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巧妙的情景创设,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境界和角色,引发了学生对美妙春天的共鸣,这实在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教学。

以上只是简要地谈了几种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除了达到必要的课堂效果外,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同时,学会思考,在潜移默化之中,喜欢上语文课,学好语文。

课堂导入的运用只是一个环节,并不排斥教学中其它手段和技巧的运用,只有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综合运用才会让中学语文课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必要的该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