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多媒体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浅谈运用多媒体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

罗素岚

罗素岚广西凤山县实验小学547699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往往还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花费一定时间组织教学。所以,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就成了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而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低年级数学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往往源于好奇。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刚上学时,情绪很难马上平静、稳定下来。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集图像、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尽快以最好的心态进行学习。

例如教学“比较”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转入了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那么怎样才能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谁多谁少比出来了。

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教学重点内容,其他内容都围绕重点展开。而这些重点是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知识点,教师不能强硬地塞给学生。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接受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如在一年级简单的加减综合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例题:“鱼缸里原有4条金鱼,又买来3条金鱼,舀走了2条,还剩下多少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抽象,我便利用多媒体把它制成了动画,事情发展的全过程清晰、具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有了依据,深刻地理解了“原有”、“又买来”、“舀走”、“剩下”的意义,列出综合算式就容易了,学生口述算式的意义与掌握运算顺序也就不困难了。

三、运用多媒体降低难度、理解概念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学科,一些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准确无误。虽然传统教学中配以挂图、简易模型等,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说明,仍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一课,学生学好本课的基础是对“大格”、“小格”有清晰的认识。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对“格”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于是我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用蓝色弧线闪烁演示,使学生对“一大格”建立清晰的表象后再数出钟面上有12大格;接着通过课件把钟面放大,用蓝色小方块闪烁显示,帮助学生数出一大格里有5小格,进而认识钟面上有60小格;这样运用多媒体具体直观地呈现,化解了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在探索时分关系时,我又通过课件呈现:时针扫过一大格,分针正好转了一圈。学生通过观察较易得出“1时=60分”,从而化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自主探索

教材中涉及的一些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于得到满意的解决办法。而实践操作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做”。因为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如果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对其掌握新知识就会事半功倍。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由于不易观察或操作不够规范而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教学中,可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中介物,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践操作,使知识结构的某种逻辑关系得到具体形象的体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统计”时,通过故事导入后,联系实际来统计一下全班学生爱吃水果的情况。这时屏幕上出现三种水果,学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一种,电脑会将全班同学的选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那么该怎样来统计呢?在第一册的相关内容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于是马上会想到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来看结果。学生代表可以将上面的水果用鼠标进行拖动来完成分类排列的工作,其他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来获得收获。当然也有学生会觉得这种方法太慢了,可以用符号来把它们统计下来。电脑也准备了这样一张表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来统计各种水果的个数。

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而且把学生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五、运用多媒体扩充信息、增加密度

借助多媒体辅助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

复习、练习课中由于课内外时间总量是有限的,超量过度训练,使学习差的学生为完成作业而疲于奔命,只能就事论事,无暇顾及有效的反省;也会使学习好的学生长久地停留在此阶段,客观上延缓了上升的速度。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教师可在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它收入的信息多、快,节省了时间。

六、运用多媒体呈现思维过程、提高效率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有恰当的媒介,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呈现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

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主要通过“认识元、角、分”、“元、角、分间的进率”和“实际购物”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在认识元、角、分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一幅热闹的购物场景,由此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学生基本上能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所以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屏幕显示放大的人民币,请学生介绍人民币上的知识,并借助于符号以标明。学生可以通过屏幕了解到许多平时未曾注意到的地方。本节课进行到第二层次难度较大,通过动手操作和多媒体演示,学生基本掌握了分与角、角与元之间的进率,只是元与分之间的进率还不能够理解透彻。由1个1元的硬币变出了10个1角的硬币,然后1角的硬币又逐个变成1分硬币,这样1个10、2个10、3个10……10个10,也就是100,所以最后得出1元等于100分。认识了人民币,并且知道了人民币间的相互进率,接下来就要进入模拟的网上购物了。网上商店里有好多小朋友喜欢的东西,有吃的(如可乐、糖果),有玩的(如娃娃、汽车),有用的(如铅笔、橡皮),还有一部分钱,选中你想买的东西,然后选择合适的人民币进行购买,如果钱付对了,东西就是你的了,当然,钱付错了就不能购买。由于付钱的方法有很多种,所以只要是正确的都可以。如果你想接受更难的挑战,还可以同时用多种方法进行付钱。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求知心态,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