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李贵刚

(黑龙江省安达市卧里屯镇中心学校,151402)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数形结合、音形兼备的演示方式,在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因材施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兴趣;重难点;信息技术

教学媒体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媒体在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学媒体现在越来越多样化,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硬件资源。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信息等概念的学科,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今,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了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既激发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培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训练他长时间关注一件事,可以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提供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多种形式的信息呈现,小学生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一旦这种好奇心发展成为认知兴趣,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学生将养成在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学科。由于其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学生都气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对抽象问题进行可视化,让学生体验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化抽象为直观,逐步思考数学,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索数学知识。如,教学“轴对称的概念”时,上课伊始,教师将常见的蜻蜓、蝴蝶等动态的对称昆虫画面展现在屏幕上,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看法。最后,教师将动态的画面转变成静态的图片,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态对折,经历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过程,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这个动态而又富有情趣的教学中,学生丝毫没有感到数学概念的枯燥与抽象,他们的学习状态是在兴趣盎然地观察与思考,感到的是数学好玩和有趣。

三、引发探究欲望,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学教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揭示数学之美,使学生在数学中的美感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有必要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条件。例如:在讲《对称图形》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距离学生较远,不能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教师从搜集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景,如“埃菲尔铁塔”、“法国凯旋门”、“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门”、“故宫天坛”等,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然后请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能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触发智慧的美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四、增加课堂容量,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程度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课本内容量相对较大,课时数有限,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相关内容引入课堂,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的容量。例如:在讲《统计图》一节时,我利用电脑的Excel功能,设计了简单折线统计图和复合折线统计图,教会学生如何运用Excel功能。本来两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一节课就完成了。学生通过在电脑室上课,动手操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部分进行特殊区分显示,比较归纳,得出结论。以往需要两节课时完成的任务,在运用了信息技术教学之后,压缩成了一节课时来完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可以将教材按要求重新组合,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加大密度,同时又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投入积极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五、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

数学教学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掌握,有时即使知道结果,却很难说出其中的道理。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解决了过去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并使一些抽象概念具体化和可视化。特别是计算机可以进行动态演示,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对公式中的除以2往往要漏掉。分析原因一则学生可能计算粗心,二则是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不够明确,大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动画课件演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移动,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利用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底和高用红色闪动几次,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最后再移动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明白这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再来说说整个推导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计算出来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在动手操作、欣赏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等多个环节的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由来。

六、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及时地使用现代媒体,有机融合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教材和教学方法“活”起来,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兵.多种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03):202.

[2]李跃莲.试议小学数学教学媒体的发展[J].学生之友,2012(07):37.

[3]史爱芹,王丽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