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3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研究

姜清燎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温州325000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注重体现科学与社会、生活、生命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爱科学的情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实验教学,了解科学家发明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通过在教学中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初步养成学生质疑习惯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科学态度科学应用质疑探究Raisesthestudentscientificattitudeinthejuniormiddleschoolscientificteachingtheresearch

JiangQingliao

Abstract:Paysgreatattentiontointhescientificteachingmanifeststhescienceandsocial,thelife,thelifecloserelation,stimulatesstudentsstudydesireanddeeplylovesthesciencetheemotion;Thevalueimplementstheexperimentalteachingintheteachingprocess,understoodthescientistsendstheMingDynastyhistory,trainsthestudenttorespectthescientifictruth,realisticdoingscholarlyresearchmanner;Throughpaysgreatattentiontotheimplementationzeteticstudyintheteaching,fostersthestudenttoquestionthecustomandtheinnovationspiritinitially.

Keywords:ScientificattitudeScienceapplicationQuestionInquisition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70-03

1.初中生科学态度形成的意义

据中国科协调查表明:1996年,我国公民具有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2%左右,2001年增至1.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新世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并能积极参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科学教育也应当以人的终身学习为基点。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

那么,什么是科学态度呢?科学态度是一种科学素质,由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等沉淀而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应当具备关注科学发展,尊重科学真理的情感;有强烈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的欲望;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有勇于批判,富于创新的精神。

1.1具有关注科学发展、尊重科学真理的情感。积极科学观的形成利于人明辨是非,能正确选择终身学习的内容。当今是科技文明飞速进步的时代,但是在世界各地常常充斥着“伪科学”和“迷信”等不和谐音符。只有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人才不易被伪科学所迷惑,才能坚信科学真理,不至于走上违法违纪,阻碍社会进步的道路。

1.2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应用科学知识的欲望的特点。求知欲强,能积极应用科学知识,可以促进人产生终身学习的动机,促进个人、国家的进步。一个人学到的知识越丰富,视野越开阔,则求知欲也将越强,能促进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发中学生求知欲尤为重要,因为部分学生将结束学校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如果不注意终身学习,对个人能力,素质提高,对国家、社会进步都是不利的,最终将被社会淘汰。

1.3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有利于人达到终身学习的预期目的。古今中外自学成才的人都具备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具备严谨治学态度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学习,并会将这种作风迁移到工作中,勤奋拼搏、执著追求、自强不息、有所作为。

1.4具有勇于批判、富于创新的精神。勇于批判、富于创新精神,利于达到终身学习的最高目标——知识创新、成果创新。创新是科技文明进步的源泉,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个人终身学习的最高目标。面对现今应试教育观念深入骨髓的现状,进行教育改革,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尤为迫切。在知识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创新的新时代,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解放思想、与时倶进”,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社会上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2.培养初中生科学态度形成的方法

中学生应当具备积极的科学态度,不仅利于他们目前的学习,也利于他们今后成为建设者后,能积极主动参加终身学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呢?

2.1重视引入现代科技知识,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视野越开阔,求知欲越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入新颖的现代科技知识,及其在社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不仅促使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尊重,并对类似的发明创造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案例1《土壤污染》。

保鲜膜属于塑料类产品,不易自然分解,在土壤中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是土壤污染物。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保鲜膜过多的问题呢?美国女华裔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液态“保鲜纸”,将鸡蛋蛋白、混合虾壳和蟹壳中的成分提取制成,喷在食物表面,具有保鲜纸作用,还可与食物一起食用,补充维他命E或钙质,这个研究还是废物利用的最佳例子。

案例2《细菌》。

细菌的作用——用细菌分泌物愈合伤口。曾庆斌(曾国藩后代)发现,一种溪水中的细菌,为了不被潮水冲走,从尾部释放分泌物,有强烈的粘性粘在石头上,遇水不会冲淡,胶合力比万能胶还强,对人体无害,所以可用于伤口愈合处理,目前正在研制中。

案例3《水资源》——无水洗衣机的发明。

澳大利亚一刚毕业的华裔大学生设计了一款无水洗衣机。他是从晒太阳时萌发了用紫外线洗衣的灵感。紫外线可以氧化多种有机物,也可消毒杀菌。他设计的洗衣机通过室内光产生强力自由基,将污垢分解为CO2和水,这将为节约用水尽了绵薄之力。

兴趣是热爱科学的源泉。学生对现代科学成果有着强烈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对科学成果、现代科技的介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启迪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企图从中发现科技应用。学生原本对科学的兴趣将升华为对科学的热爱和尊重,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2重视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关注科学的热情。科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相关的应用教育,危机生存教育,节约能源教育,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1《环境保护》。

当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时,如何进一步让学生的环保意识溶入到生活中和行动中呢?本人布置学生关注垃圾,收集有关资料,比如家庭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怎么处理,了解社区垃圾对方和处理情况,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或阅读课外读物了解垃圾处理的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讨论如何处理。并在家庭和班级设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桶,养成正确处理垃圾的生活习惯。

案例2《光合作用》。

植物体内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何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到生活中?我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结果学生个个思维活跃,设想出“海底灯光氧气筒”、“双层绿色喷氧玻璃”,“喷氧空调”……思维的发散十分喜人。

案例3《生态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学生运用书上有关生态学知识,设计“生态校园”,并加以说明。结果学生相互合作,激荡思维,提出许多很有创意的构思。

(学生讨论结果如下)

构思原理在操场周围建立小型“防护林”防风固沙,遮阳,蒸腾降温公厕—鱼池—屋顶花园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放置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增加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污染教学楼墙角种植爬山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蒸腾降温学生在完成设计的同时,巩固了已学知识,发挥了聪明才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其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意识也因此得到了潜移默化。

另外,比如介绍电学知识时,与讨论触电后的急救措施;介绍空气对流时,分析空调、暖气机的安装;介绍植物年轮时,研究在森林里迷路时如何逃生,介绍有机物时,分析醋为什么能解酒;介绍铁与硫酸铜的化学反应时,展示迷信诬术“魔刀杀鬼”的科学原理……

加强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关注身边的社会实际、社会热点,可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于人明辨是非,不被伪科学迷惑,能正确选择终身学习的内容

2.3重视实验教学、科学史的学习,培养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重视实验观察、操作技能的培养,进行实验现象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的捷径。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失败的事件,实验现象与书本描述的现象不符合,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实事求是记录现象,并学会寻找原因,让教学过程达到“别有洞天”的意境。

案例1《质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结果出现与书本不一致的现象——天平不平衡。教师因势利导“为什么天平不平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

案例2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产物——氯化铜。

铜离子都显示蓝色,为什么该实验形成的氯化铜是绿色?布置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原因的作业。

实验教学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教育有机融合,学生动手又动脑,学得生动活泼。他们从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珍贵的是学生知道了科学数据的获取必须经过严禁的实验检测,容不得一丝主观推断和马虎。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创设实验过程,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发明史,知道其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案例3《长度的测量》。

介绍科学小故事:费米巧测原子弹的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费米制造了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威力到底有多大,谁都心中无数。原子弹起爆后,当强大的冲击波来临时,费米从口袋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撒向空中。狂风停后,费米测量纸片的落地距离,说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强度。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具备谨慎求实的治学态度。比如李时珍为了明辩药物的真实疗效,不惜以身尝试。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了解有关科学家的小故事,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有积极的潜移默化作用。

2.4鼓励学生质疑、重视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探究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科学态度形成的核心。教师应重视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应用设疑、探究、点拨、再探究再点拨教学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深化了概念,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

案例1《密度》。

探究生石灰密度的测量方法。

首先任由学生套用测量金属密度的方法测量生石灰,结果生石灰遇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学生碰壁后,引导学生对该结果提出猜测,然后重新积极探究其他方法,比如在量筒里装面粉进行测量,或者将生石灰用塑料膜包住放水里进行测量。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质疑,刚才这些方法是否非常准确呢?从而引导学生开始进一步研究并讨论误差形成的原因和结果。当有些学生提出将生石灰敲碎了测量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敲碎了后会不会引起密度变化。

案例2《水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不可缺少,也不能有细菌或有其他化学或物理性污染。那么,如果在野外面临缺少饮用水的危急情况下,如何解决饮水问题呢?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探究,不仅能让学生十分感兴趣,也极具有实用性。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归纳。

寻找水源可以食用的果蔬,植物生长旺盛的泥土下的地下水、山泉、江、河、海水、水生生物净化水砂石过滤或纱布过滤用木炭吸附水的消毒高温消毒高温蒸发,收集上面的液化水水的淡化高温蒸发,收集上面的液化水案例3《消化系统》。

探究“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否科学?

分析:饭后“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老年人,餐后多出现血压下降现象。人的胃在饭后处于充盈状态,即使非常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教师不仅仅要鼓励学生探究,更要教会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对待任何问题都要科学方法去研究。要仔细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无漏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科学发现无不是以问题开始的。创新精神依赖于基础性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模式中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行为。

3.培养初中生科学态度形成过程的注意事项

本人通过上述四种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科学态度,收效明显,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对发明创造积极尝试,对科学学习的激情延伸至课堂外。那么,在实施上述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什么呢?

3.1教师要认识积极的科学态度的特点及其积极意义。只有教师认清培养学生积极科学态度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更积极、更合理地实施上述方法。

3.2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学习。要不断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改进自身教学方法;要经常搜集最新的科学热点和趣闻,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应当注重课堂外的科学教学延伸。比如组织学生出科学小报“‘神七’中的科学”、写科学小论文“身边的科学”、科学小发明、分析收集古诗词中的科学知识等等。将科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影响人类生活、生存、健康甚至思想最大的就是科学”。

总之,科学基础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积极的科学态度将对个人的终身学习有利,对社会的进步有利。所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是从事科学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参考文献

[1]吴式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2]丁纲.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3]朴哲松.21世纪学校科技活动创新设计与探索全书[M].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