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元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让多元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花

冯晨辉

山东省昌邑县潍水学校261300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已经开设多年,但是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它依然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进行评价?如何通过评价真实地反应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

一、关注信息技术课堂的即时点评评价,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抓住每名学生学习进展,即时对学生的每一瞬间点评评价,以激励学生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调节和导向效用,指引学生通过正确的评价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相应操作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在评价当中受到启发,明确学习提高方向,最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训练提高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圆满完成本节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

“回答得不错,但其中对于绘画的背景色你理解得不够深刻,你再倾听下一位同学的回答好吗?”诸如此类的即时点评要贯穿整个信息技术课堂,及时调控课堂气氛,调整学生学习进程,催化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技能,既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发展过程和进步轨迹,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通过小组评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效果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组,将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作业交由小组间自行完成,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评价。例如,我们依旧以《幻灯片的制作》为例,我们可以拟定一个名为“我爱祖国”的主题,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一主题完成幻灯片的演示。小组成员需分工完成这一幻灯片的制作,如小组可派出一名组员进行有关祖国图片的宣传;另一名学生进行有关祖国的文字收集,然后由一名同学对他们收集的图片与文字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再由一名同学进行幻灯片的制作。在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收集查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践运用能力,也考验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由于此项作业是由学生们自主合作完成的,他们的评价更加客观、科学。教师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只需做好引导工作即可。

1.表现得分(40%)。是否积极参与小组间的讨论、是否认真完成小组分工、是否对小组完成这次作业提出了独具意义的建议等等。

2.作业成果得分(30%)。分配的任务是否高质量地完成,如收集图片的质量、收集资料的质量、制作幻灯片的质量等等。

3.作业过程中的得分(30%)。是否在完成自己所需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他们的任务,是否团结合作等等。

通过小组间的自主合作,学生能够在看到别人缺点与优点的同时做到取长补短,深刻反思,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如此,小组间的合作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下次与同学之间高效合作。

三、“学生成长”文件夹评价法

这种评价方法主要是收集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学习过程中的持续进步的一系列表现作品,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与成果。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纵向表现学生的进步,另一方面能很好地让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具体做法是: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可以自己起一个富有创意的名字。文件夹里面除了包括自己的作品(练习作品与阶段作品)外,还可以包括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感受(收获与反思)、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得意之笔与不足之处)、对老师说的话(批评与建议)等。集腋成裘,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珍珠,最终串成了美丽的项链。学生正是在这样的对自己成长的不断评价中,感悟着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对自己的评价也会越来越高。

四、生活化评价法

在小学阶段,一般绘画、打字、制作幻灯片、动画等,这些都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评价时,要有一定的生活因素来评价它。在平时的制作中,教师就要告诉学生制作这些作品有什么用,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它的好处有什么。比如教师节到了,学会了制作名信片,能不能制作一些名信片送给老师?制作的是不是很精美而让教师赞不绝口呢?再比如,上课的时候都有一个课程表,能不能也制作一个并打印出来放在自己的书包里随时查看?

小学信息技术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多元化,既有评价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学生的创作过程非常重要,即使创作失败,但只要他努力了,也会有失败后的收获。另外,评价中要注重对他们能力的评价。评价时还要多人参与,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他人的评价;评价的原则要有实用性,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能为生活服务。只有对学习对象进行多元化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找到自信,推动信息技术课堂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燕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的多元评价[J].祖国(教育版),2013,(9)。

[2]丁恺多视角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3)。

[3]刘东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