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赵本泽

本溪市商贸服务学校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本人从事中职学校《数学》学科教学工作多年,由于这门学科是自然学科知识,逻辑性很强、抽象,知识难度较大,因此学生掌握这门知识很困难,从而对学习这门知识产生厌烦情绪。为使学生有效地学好这门知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深刻地体会到,只有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校学生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职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数学基础较差。对学数学是一“怕”、二“厌”、三“被动”。给中职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说明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要让学生有效地学数学,关键在于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排列与组合中的组合知识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东家看他,当时小东正在为15个队进行篮球单循环赛计算场次犯愁呢,小明张嘴就说出了结果。令小东非常惊讶,小东问小明有什么“计算秘诀”?此时教师问学生“小明用的是什么秘诀,你们想不想知道?”。同学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样同学们会非常有兴趣地上完这节课。

二、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析几何中椭圆的知识时,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椭圆形的实物接触得较多,对椭圆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椭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椭圆?如何来作图?”,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椭圆的定义及作图”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迫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会事半功倍。

三、成功的喜悦,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经常鼓励他们,哪怕是小小的成绩或进步,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极强的信任感、亲近感,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教师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五、开展竞赛活动,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六、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矫正学习中的偏差,以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实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不断地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充分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寻找使学生容易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是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使数学教学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