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学生写作“小贴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中考学生写作“小贴士”

李娜

关键词:中考;语文写作;小贴士

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有向命题作文发展的趋势。此外,其它命题形式也精彩纷呈,如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无论是哪种命题形式,大多数都设有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减少了审题障碍,有利于考生拓展写作思路。

考生在弄清楚了命题内容和命题导向后,若能注意如下几个“小贴士,则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一、拟题“小贴士”

“题目”乃一文之眼,精彩与否将直接影响阅卷人的第一印象。创新、别致、扣题是其本质要求。可采用诗句套改法、歌词搬借法、俗语挪用法、名言裁剪法、修辞应用法等等来增强题目的力度。例如题目《都是考试惹的祸》、《流溪河的变奏》、《战争与和平》、《童年是花花绿绿的“魔方”》、《奥运出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等都不失为好的题目。所谓“题好文一半”,题目范围宜小不宜大,要短小简明富有文采,能及时地反映新时代的风貌。纵观2004年到2011年的广州市会考作文命题,都有命题与话题作文要求,原则上要求话题的命题不要直接以“话题”为题目,要在“话题”上下心思,化大为小,化简为易;若是命题作文则无此考虑,倒也省去另外命题的心思了。

二、审题“小贴士”

尽管命题者不设置审题障碍,但我们还要注意审题。话题作文要审好话题前的提示语,使之成为开启作文思维的一把钥匙,同时还要审清要求;同样由阅读材料引发的大小作文,更要整体感知材料,并由此来进行写作。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

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要什么给什么,要怎么写就怎么写。千万不能叫你向东,你偏要往西,叫你打狗,你偏要撵鸡。例如给材料作文中,给出《智子疑邻》的材料要你写“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你就不能写“感情与理智”,也不能写“感情淡漠与认知事物的关系”。对文体不限的问题要正确处理,一旦确定了写某种文体,文体特点必须鲜明,是议论文就要有议论文的特点,是记叙文就要有记叙文的风格,千万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依此,在中考作文中,在有限而紧张的时间段内,洒脱自如地展现出自己“应有的”文采是完全可能的。

三、选材“小贴士”

选材要求:第一,注目寻常琐事,寻觅无尽趣味。第二,以细腻的心灵选择幽微平常中的素材。第三,用一颗善良、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表现在我们的作文中去,这才是我们写作的正途。具体来看,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选材如下:

1.叙述性文章要不落俗套,取材新

“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考场作文要给评阅者喜闻乐见,就必须有新鲜感,能够做到“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人人心中有”的素材中发掘出“人人笔下无”的题材来。

例如,笔者九年级学生中的习作有《我也曾“恋爱”过》,选材新颖、大胆。文章讲述自己的“恋爱”经过,又在叙述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提醒同学们在中学学习阶段“恋爱”是不现实的事,只会给尚无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这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恋爱”,最多只能称之为“乱爱”。他因为写出了很多人(哪怕是作为所谓过来人的成年人)的心中困惑,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使人警醒,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2.议论类文章作为论据的题材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典型性:亲友、同学、邻里的事件不宜作为论据使用,名人名言、名人逸事才是论据的首选对象;

(2)时代性: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否定古例、旧例的作用,但新时代的“新事情”则更具有生命力,如基因技术、铀的裂变、航空计划就可能比黄帝内经、发明火药、研制飞机更吸引人;

(3)简练性:由于论据多为叙述性文字,而文章体裁又是议论文,故而事例语言务必简练,否则会喧宾夺主,影响效果;

(4)顺序性:事例的使用决非一个简单罗列的过程,如果安排不好顺序会大大削弱论证力度。排列事例可采用古今、中外、小大、局部与整体等;

(5)准确性:在引用名言时,如果记不准是谁说的,则索性不点明人物,以免弄巧成拙。例如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出自高尔基之口,可是有些考生却把它套在了高士其甚至是马克思身上。

此外还有另类文章,即使是同一题材,角度又有所不同:有的从反面作笔,正面收束;有的从正面下笔,反面揭示主题,让本来平常的内容平添了几分新意。

四、结构安排“小贴士”

开头和结尾要注意。评卷教师可能没有时间把全文看完,但绝对有时间看开头和结尾。因此开头和结尾一定要体现出有水平,不能罗嗦累赘或平庸俗套。或引用名言、或生动形象、或简洁有力、或深刻隽永,总之给人出手不凡之感。正因为开头和结尾如此重要,所以在开头和结尾处千万不要出现病句,不要有错别字。否则,就会给人以基础差、结构不严谨的印象。

有些人以为段落不重要,其实是错的。如果开头结尾只有两句话,中间近500字只有一段,那给人的感觉是很臃肿的。“好作文”中间的段落往往不是很长。

怎么样才能把段落写短呢?

这里有一个诀窍,那就是:人物对话分段写,既容易写足字数,形式上也给人清朗的感觉。当然,“好作文”往往有细节描写,如能在作文中用上细节来描述,那就不只是形式上周到了,内容上也上了层次,这就是真的好文章了。

五、语言风格“小贴士”

语言要清新、隽永、生动。要注意联想,合理想像,要多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叶圣陶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过:“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激发创新作文的基础。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熟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多做借鉴,真正实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许多佳作往往写得无拘无束,幽默自在。请看:

例一:“克隆绵羊,没爹没娘。名人出书,一塌糊涂”。

例二:清早,“小广播”大声宣布着:“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昌文居然DIY出了家长的签字呢!”

例三:关心是一股春风,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关心是一支火炬,照亮着每一个人的行程;关心是一个港湾,安抚着每一个远航归来的人们。

例句一用词语“克隆”讽刺“名人出书,一塌糊涂”的怪现状;例句二用时下流行网络用词“DIY”戏谑“冒名组合成家长签字”,风趣中跳荡着一丝叛逆,巧妙地捕捉住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其鲜明的语言个性令人难忘。同时,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意,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例句三动用比喻、排比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人类亲情的赞美。

六情感态度“小贴士”

首先,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亲身体验,同时也要有对人生的感悟。作文应该是情感的流露,而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不论面对怎样的题目,一定要联系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情感,在心情舒畅、思维流畅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情真而文美,情真而意远。

其次,感情一定要积极向上,表达出乐观而又坦荡的情怀。同样是写草,为什么十五岁白居易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能成为千古绝唱,而别的写草的诗文则真如杂草一般湮没在浩渺的文学长河之中了呢?我们接触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只要我们的心灵是健康的,我们总会源源不断地获得感觉、情绪、想法……这种种人物、事物和现象的的存在与变迁,让我们喜悦、留恋、奋发,也让我们烦恼、悲伤、愤怒、迷惘。让我们为它们讴歌,让我们把生活中难以忘记的一切都记录在纸上,写出对生活的的感悟、生活的随笔。

再次,在阅读学生的习作中,我们还发现:恰当地加入一些环境描写,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考场佳作,都是情景交融的好文章。例如,一位学生在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短短二三十个字,便把自己内心的惆怅勾勒得细腻逼真。同时,也巧设悬念,让读者产生了读下去的愿望。

于漪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考生在写作中只要多运用以上几个“小贴士”,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心灵和个人的生活体验真诚而恰当地表现出来,那他们的作文就不愁“没话说”,也不会“说不好”了。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苑耕耘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2]李钟霞.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西部(下半月),2007(5).

作者单位:广东从化城郊中学

邮政编码:5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