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课堂有效学习行为及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谈小学生数学课堂有效学习行为及管理策略

林燕飞

(广东省茂名市光华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郁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将生活引入到数学知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能力,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也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策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知识与自身发展的重要联系,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就以小学生数学课堂有效学习行为及管理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学习行为;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更好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高效性。教师要不断的创新管理策略,尊重学生的行为,观察本班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并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相关要求,通过动手实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面对新的形式创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规定,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和探索。

一、影响小学生数学课堂有效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题海练习,学生只能够被动式的接受知识,缺乏思考和探索意识,也逐步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年龄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限,再加之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学生在单调乏味的课堂中无法提高学习热情,数学学习变成了被动式的完任务,也逐步降低了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课堂设计不合理

小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教学要求较低,但是大部分教师习惯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讲解的知识进行练习,每一堂数学教学都是处于这一循环教学模式中,要想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是不可能的。小学阶段学生天性贪玩,可能会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所以安排好的课程教学计划也难以顺利实行。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管理对策

(一)教师准确定位,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任教师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正确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予以改正和完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进行简单的公式推导和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思考,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索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

(二)采用多元方法,营造轻松愉悦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数学活动,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分类探讨交流,也可以选用游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数学游戏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此种教学方式相比较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言更加有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解决数学的问题,思路与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教学“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圆的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已知圆的周长是31.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这道题时,学生一般会按常规思路解答,先求出圆的半径(即长方形的宽),然后求出圆的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求出长方形的长。即:①31.4&pide;3.14&pide;2=5(厘米);②3.14×5×5=78.5(平方厘米),78.5&pide;5=15.7(厘米)。为了让学生跳出常规思维,教师还可以呈现直观图形,给学生提供台阶,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联想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由于学生会再现先前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的表象,脑中闪现出把圆剪拼成长方形的图像,明白圆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于是便能巧妙地一步解答出来:31.4&pide;2=15.7(厘米)。这种解答方法太简捷了,促使学生改变已经习惯了的思维定势,能够自主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的分析并探究问题,切实提高解答数学问题的灵活度。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质量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一种胆怯心理,不敢与教师进行过多的交流,但是此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师生之间的隔阂逐步拉大。所以教师必须要与学生做朋友,能够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自己,改变学生对于自己的错误看法,才会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与学生多沟通,能够使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三、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得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产生过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在新形势下不断的创新教学策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管理的高效性,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也要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增强数学教学的质量。只有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才能够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红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11):58-59.

[2]李仕芬.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习行为及管理策略[J].青年时代,2016,(5):168-168.

[3]刘国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速读(下旬),2018,(12):274-275.

[4]赵春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8(24):26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