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做主杨方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我的课堂我做主杨方春

杨方春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山东省寿光市经济开发区小学262711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进行转变,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今年以来,我校大力推行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与教研的实践,谈谈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互助

一、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要实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必须要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自觉预习。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逐步培养他们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应提前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或个体、或小组,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使小组各成员之间养成“个人探索——小组讨论——集体反馈”的尝试性学习方式,教师可预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课堂讨论。小组的划分使得各组成员之间形成相应的对比,学生们之间也会形成竞争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生的合作及探索意识,把在预习中反馈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内让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密切配合,分析、讨论,进而解决问题。

课堂及课后评价。在流动的课堂中,教师要凭借敏锐的智慧,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评价。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种自主、小组合作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维度,给个人、小组以不同的奖励和“惩罚”,如平时不爱参与课堂的同学主动回答了问题,跟那些平时就很积极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奖励就应该大一些、多一些,以激励他们乐于、敢于主动参与。

课后评价、反思是教师检查、总结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查缺补漏,课上与课下的互补,也能使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帮助,进而巩固知识的氛围。

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摸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实施流程是:认定目标,独立自学——小组交流,互助落实——课堂讨论,质疑释疑——回扣目标,训练巩固——反馈矫正,反思升华。

“一对一”互助模式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之一。强调学生自主互助为主,但从来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展示讨论、质疑释疑”环节,教师的点拨提升水平关系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水平。

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需要自学课、课堂讨论课两节课完成,但并不绝对化,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自学课:侧重知识的内化,即基础知识的落实,通过小组内的结对学习、互助检查、组内交流等形式达成基础目标,师生均要有强烈的落实意识。

课堂讨论课:要实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设法激起讨论、质疑的局面;课堂讨论的问题不要贪多,要立足精、透,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就重点问题抓住新的生长点,进行拓宽、延伸和提高等。

三、自主互助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

1.自主学习环节:自主学习要有明确的预习要求和检查措施。预习要求包括预习时间要求,预习内容的范围与要求。预习的内容要求分为基本的内容要求和提高与发展性的内容要求。基本的内容要求是每个学生都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与发展性的内容要求是对自主学习的知识、方法等有深入的认识,理解其本质含义,会应用它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

2.小组交流环节:小组交流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参与并独立思考后的交流,没有思考的交流是没有实效的。有些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可以两人解决的,就两人解决;能在小组内解决的不在班上解决。

3.组际交流(班内展示)环节:组际交流采用学生说或做为主的交流形式,让学生说出在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在班级中发挥大家的智慧集体探究解决。对于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点拨,进行拓展与变化,要在课堂中引起讨论,展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课堂上的交流是一个归纳、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4.小结与提升环节: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总结与提升,是教学落实的重要环节。课堂小结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做。在开始的时候,老师要教给他们怎样总结,总结什么?如:教给他们要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方法,本节课自己的收获,以及有关的提升与发展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张良桂郝永启“引情·导学·互助”数学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教育,2001,(32)。

[2]陈建红杨凤义当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04)。

[3]王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谈[J].山东教育,19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