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王丽萍赵彦菊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近年来,民办幼儿园频频出现“虐童”、“喂药”、“中毒”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当对这些事件进行追踪调查,就会发现我国民办幼儿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作为“弱势中的弱势”,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更是面临着重重困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一、前言

当前,我国学龄前幼儿入园难问题愈来愈突出,民办幼儿园在解决学龄前幼儿入园难问题和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作为影响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民办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也表明以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

二、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困境

1.教师教龄普遍较短、流动性较大、专业发展缺乏连续性。据调查,在民办幼儿园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相对偏少,大部分的教师教龄不足5年。在职称方面,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高级职称的仅占十分之一。民办幼儿园大多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流动性大,职称普遍不高,教师专业发展缺乏。

2.培训层次不高,机会较少。从教师培训层次分布调查数据看,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等级主要在区级以下。较低层次的培训,不利于拓宽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学习视野,不能满足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此外,尚有10.9%的教师从未参加任何培训,极大地限制了其专业发展的空间。

3.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单一,亟待拓展。当前,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已经突破了传统单一化的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数据显示,民办幼儿园教师主要通过教学积累经验、教师培训、教学交流活动、园本培训、课题研究五种类型的途径提升专业能力,其中教学经验与积累为大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途径,而诸如学历进修、阅读专业书刊、专家讲座指导等较为高端的培训方式还相对匮乏。

4.教师自我反思能力不足。反思是教师通过经验总结,不断审视、提升自身知识技能的基本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调查结果显示,实践中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频率并不高。

三、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1.从部分到整体,增加经费投入,创造普惠性资源。在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的过程中,对有意愿申报普惠性且办学质量较好、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投入,引导民办幼儿园逐渐转型为收费较低、办学质量较好的非营利性和普惠性幼儿园。政府应确保非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不再以营利为目的,将办学所得结余全部用于幼儿园的建设,而非在投资人中进行再分配,以确保有充裕的资金用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2.从独立到一体,创新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一方面,可以尝试改变以往的由政府主导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购买适合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项目,面向社会公开遴选出质优价廉的专业机构,委托其制订规划,科学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尝试选取省内部分民办幼儿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到园内培训、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3.从漠视到关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园本支持体系。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民办幼儿园应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此外,可以尝试建立园本培训体系,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在民办幼儿园内也能够接受科学、系统、先进的专业知识。

4.从外烁到内生,推动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受内外部两个推动力的影响:

(1)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民办幼儿园更要推动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一方面,政府、社会和学校需要尊重民办幼儿教师的主体价值,引导其把专业发展视为自我发展、提升和价值实现的需要,促进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地充实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推动自我进步与发展。

另一方面,借助培训、专家讲座、榜样宣传等形式,不断帮助民办幼儿教师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了解专业发展的需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策略和规划,选择适当的专业发展自我监督及评价办法。

参考文献

[1]宋映泉民办学前教育规模占比的省际差异、政府财政投入与管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2012,(2):97-118。

[2]赖昀薛肖飞杨如安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与优化路径[J].教育研究,2015,(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