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新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几点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对初中新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几点认识

王长英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六中学163813

一、体现了当今社会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成熟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在七年级下册教材,设计中遵循人体发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载体,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突出强调学生的成长绝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还包括精神和思想的成长。我们今天的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我们一生幸福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将不仅注重物质生活,也将更加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这一点看,教材的改版和名字的变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在具体设计中,首先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开启一扇洋溢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引领学生步入青春时光,体会成长的喜悦,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继而引导和鼓励学生珍惜青春、积极作为,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参与集体建设,在集体中成长;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育积极情感,遵法行事。在现在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压力还是存在的,甚至影响到学生的青春活力。我们的课程恰恰关注到学生的青春活力,青春期如何健康成长,教材的设计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对青少年的关爱,也体现了当今社会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成熟。

二、教材强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在道德与法制的课标中明确强调:“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的身心发展特点,特别是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绪、情感方面的特点,注重教材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材“青春的邀约”这一节中,尤其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强调批判性的思维,社会的进步需要思维的进步与成熟。我们必须从学生抓起,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面对错误观点敢说不、面对权威敢于挑战、面对人云敢于不云。尤其当今网络世界充斥着正确与错误、是与非、善与恶,我们更需要批判性的思维。同时青少年还缺少接受正确意见的态度,只喜欢表扬,不喜欢逆耳的忠言。批判性的思维要求我们要学会接受正确的意见想法,只有这样才会成长、才会进步。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批判性的思维。教材专门拿出一节来作为“青春邀约”的重要内容,教材的设计突出体现了初中学生的青春文化色彩。

三、新编教材对法律怀着信仰的理念

教材“关注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集体生活、法治信仰、自觉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信仰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信仰,内心缺乏自我约束,没有值得在乎的事情,没有道德底线,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很可怕,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什么事情都敢做,社会就会发生野蛮粗暴甚至血腥的现象。教材首次在编写时强调法制信仰,信仰是宗教词汇,宗教信仰不是简单的相信,而是虔诚地、怀着敬意地接受并践行,是深入骨髓的行为。人需要精神的养护,就像花草需要阳光肥料一样,需要健康思想的指导。如果我们青少年能够做到对待法律像对待宗教信仰一样,从小就对法律持有虔诚态度,那我们的社会将会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可见教材在编写时,教学目标还是拥有更高的期许的。

四、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了每一单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在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中。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魂,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在教材中,教材正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栏目,都分布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生生不息,根植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里。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不同的文化不断发生着碰撞和融合,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的精华不可丢弃。所以教材的编写兼顾了民族文化的渗透,坚持了对民族文化继承的态度。

五、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空间

我们的教学现今更加注重学生的安全,社会实践逐渐淡化,基本流于形式,曾经的参观、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因安全考虑,基本被取消了,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也不大提倡了。这种现象对于道德与法制这门学科是非常不利的。新教材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在方法与技能的栏目里,例如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帮助他人、走进大自然或博物馆、欣赏艺术作品等等。这些设计要求学生不仅仅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还要能够走进现实生活中,创造正面情感的体验,获得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行动内化品德,提升社会实践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贯彻执行教材编写的课程目标,那么就会把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程提升到较高层次,就会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教育理念的发展,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引领着教材的编写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材已经逐渐摆脱了僵硬说教的面孔,更加关注知识的生成,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的内心体验,更加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新教材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担当起时代的挑战,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担当起道德与法制教书育人的历史责任,担当起培养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人才的责任。要把道德与法制的课程标准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应激发学生真实的表达,直面学生带来的教学挑战,着力创造课堂,注重教学的生成,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与教材对话、与师生对话,探索行动策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教师还要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澄清,在共识中实现价值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