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职语文教学焕发青春和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让中职语文教学焕发青春和活力

周敦庆

——中职技能班语文改革探析

◆周敦庆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255000

一论语文教学改革。改革从来就是没有终点的,教育也是如此,中职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为什么要改?差强人意,教者难、学者难,教学都难,不改不行;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教师也不满意,不改不行。李克强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于是觉得教学也是如此吧。看看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有些课文委实不错,像《毛主席词二首》、《一碗清汤荞麦面》、《项链》、《林黛玉进贾府》等,经典、铸造精神,让人终生受用。读来背来琅琅上口,细细品味,如品人生四季,如入历史之轨,如登云巅,如步旷宇,心性情怀或为一紧、或为舒放。读其文,感其事,文我相溶,人我相会,正如古人所言,德、才、识、力俱长,焉有不迷恋语文之说,此类文章颇受欢迎。而另一些文章,如《向中国人致敬脱帽》、《我的四季》、《思考的威力》、《最后一片叶子》等,感觉是老掉牙了,读来没什么滋味,学生兴趣索然,教师教来也没什么滋味,勉强为之,内容比较陈旧,似存说教模式,图增课时,枉费纸墨,如此语文教学载体不该改革吗?难道白赚职业系统自编教材之誉?看此类文章稳居职教教材数年而无忧,真为学生不平。作为职教语文教材,虽要考量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学习实际,然而,何须为此名所累,眼看高中段语文版本多样,敞开心怀,大胆采撷各省各地高中段语文教材篇目,乃为一法,让名篇不寂寞,让职教语文教材不低档。我想,真如此,师生认可,心生崇敬,职教教材,地位荣光。那时,教学真为一乐事。

二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语文做什么用?两大用处:一曰工具功能,要掌握好老祖宗流传的传情达意的文字语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合法。某著名齐文化研究领域专家曾言:要论学术成就,很多人不在我之下,然我名气影响更大,何也?语文功底。扎实的语文功底使得我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尽悉达之与人,而他人只是珍藏自己的成果,这其中高低上下不争自明。诚如是。二是语文的人文价值,关注人类自己,关注人的需要、喜怒哀乐,加强对自己的理解。由上观之,语文的作用之大,如何夸大都不为过。恰恰不是如部分乳臭未干之顽童所言,字已认识,所谓意思已经明了,还有反复学习之必要吗?既是如此重要之课程,应当科学教学,然而,君不见,若干语文课堂大赛、语文学科研究,惟讲究大力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课件制作得真是煞有水平,资料丰富,声影动人,通堂课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热热闹闹,仿佛我们的学生语文水平如课件一般精彩,似乎真的老师的真才实学如数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呜呼,背离了语文学习的实质。但即便如此,如果有谁胆敢怀疑语文信息学习的方法有误,即是大逆不道之人,必将遭到口诛笔伐。根据美国某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果,PPT的使用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难道真是计算机之罪,难道真是老师之过?高处我们不去作深入理会,单说语文学习的方法,不在于老师讲得多么精彩,不在于课件做得多么精良,而在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个过程有了没有,是不是被代表了,是不是被简化了?如果这个过程少了,则学生的学习无非是走马观花,华而不实。所以,当我听课时,看到学生比较闲适,而老师紧张忙碌地在讲解,在紧张地操作课件,我知道,学生其实没怎么用心去细味书里边的东西,学生真的是享福了。久而久之,学生越学习越笨拙。何时学生忙起来,读起来、学生觉得累了,老师游刃有余了,教学质量一定有大的提高。

三论考试的方法。如果论考试的目的,想必没有很不清楚的。考试是为了检测学习质量,而不是为了人人及格。所以,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考试的真正价值,学会真诚、真心面对考试,最终养成真善美的品格,我想功莫大焉。从这一点出发,宁可考试的时候学生成绩低一点,也不要考试之前把考试题尽数去做。这样做,牺牲的不是低分,而是诚信,而是学生对考试不信任,或者,把考试的概念,从现实层面给误导了。如此,伤害的哪里只是语文学习,伤害的是学生的人生理念、自信和理想。考试之前的复习可以大范围地准备,考试时学生才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或者顿悟战胜困难的喜悦。学生即使考试分数不高,仍然不能改变对考试的敬畏。久而久之,学生能正确地面对复习和考试,能正确地组织平常的学习活动,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作用将多么长远。

四谈表达的常态化。语文学习的最终表现,就是表达。语文学习得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很好地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因此,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老师要高度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每一次不完美的表达,赞美学生哪怕极其微小的进步。老师要做学生表达的榜样,教师首先就是一本语文教材,教师首先就是一本作文选,教师首先就是一个主持人、一个范本,让学生听课感觉如沐春风,道德文章教化生动有形,学生的表达必然立竿见影。语文老师切忌只管自己完美,不顾学生思考,如果那样,教和学两张皮,油水分离,学生的思维必然不够发达,表达也就无从谈起。有时听大师级人物的讲座,并非滔滔不绝,并非满堂茂密,而是语速适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动情,让听者入情入性,听其言,跟其行,追随其人,这是何等的魅力。

语文学习博大精深,并非此等几句谈的,仅此抛砖引玉,一人之言而已。人生过半,生活的点点滴滴愈加让我感受到语文与人生的紧密关系,一句话,语文攸关幸福人生,足以令众生顿生敬畏之心。学好语文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这其中的奥妙唯有智者才能够领会。愿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日益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为学生奠基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