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浅析

贾颖虹阮怀堂

贾颖虹阮怀堂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710048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应对措施,以促进该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达到期望的结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亟待改进。

一、主要问题表现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难

传统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灌输的方式,通过说教向受教育者传播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少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个体道德素质差异,刻板单一的教育形式不仅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参与意识,甚至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大学生了解某项道德标准,并不意味着其就能按这些标准要求自身的行为,相反,由于在教育过程中缺少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转化成大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实践正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立适当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产生对教育内容深切的体会,使道德需要转化为道德情感,通过对大学生情感体会的激发和道德情感的加强,最终转化为道德意志,指导自身的社会实践。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手段单一

课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仅局限于课堂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应对环境的复杂变化。

3.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难以保障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往往只注意到了教育内容的传播,却忽视了教育时效性的巩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不能真正得到大学生的接受,能不能用以指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等,都难以考证。很多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测评。这样,就违背了进行该项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由此可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传统,但也不能墨守成规,更要与实际相结合,使得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继续保持并发挥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

作为当今的大学生,课堂仍是其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故而要把握和运用好课堂这一重要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继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并结合新时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介,紧密结合其他学科,寓德育于其他各科的教学活动当中。

2.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反思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只停留在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层面上,而忽视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自身具备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对全国各地几十所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状况工作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群体主流思想政治观念是健康向上的,绝大部分大学生能认同并积极拥护国家的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对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了信心,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自我教育能力,拥有较为成熟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充分肯定和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自由自主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灌输层面,更应该形成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良性互动的过程,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能动的主体和自己行为的承担者。

3.培养道德自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转知成行

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让大学生通过所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最终指导自身的实际行动,因此“转知成行”才是根本。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任何外在社会规范只有在主体自觉自主履行的时候才能起到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需以受教育者的自觉为前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规范进而进行自省并用以指导日后的行为时,才谈得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些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却缺乏实际行动,他们往往知之不少却行之不多,道德认知与实际行动脱节。面对以上现象,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尝试构建真实且具有感召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引发大学生的道德共鸣,帮助大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身体验。“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或创设的情境中,寻找一个岗位,承担一种责任,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产生一种体验,明白一个道理,进而在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过程中达到‘内得于心,外施于人’的修养,真正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德育目的。”

4.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借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使大学生直观地接受先进思想道德理念的熏陶,从而助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良好的大学环境氛围对学生亦具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自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另外,宿舍也是大学生所接触的另一个集体环境,宿舍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容小觑。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则很难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没有一个文明的宿舍风气,则很难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作为教育者,应意识到宿舍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教育者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组织文明宿舍的创建,并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则、举办文明宿舍的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巩固文明宿舍的建设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5.尝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正确对待自身、对待他人、对待社会的能力,协调大学生自身身心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三者之间的良性发展,特别是积极心理学更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倡积极人性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都是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条件。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从约束性出发,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真正被受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尝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会更加的水到渠成,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李晓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成才[J].教书育人,2009(10)。

[3]孙耀胜李娟浅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J].教书育人,2010(5)。

[4]张海瑞德育中“转知成行”的困境与出路[J].教书育人,2009(11)。

[5]赵联孙福平学校道德教育之病态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