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

李芳

李芳甘肃省庆阳市西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745002

培养新一代跨世纪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仅直接关系到职业技能开发的成功,而且对于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当然要全力抓好素质教育。

技术人才永远和经济工作相关联。综观当今经济运作的历程,我们不难确定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那就是:一是要实事求是,爱岗就业,有吃苦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要坚持乐观,不怕困难和挫折,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进取精神;三是要有出色的职业技能,具备高度的机遇感和挑战感,能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并有广泛的就业适应能力;四是要有敏锐的信息观念,高深的理想人格,良好的社会品德,和谐的人际关系。总之,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调动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质和主观能动性,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样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坚定的实践者,而且将在我国不同经济成份的行业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抓好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必要准备。

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来衡量职业学校当前教育的现状,我们不能不产生某种忧虑。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已经或多或少地侵蚀到了学校健康的肌体,像急功近利的思潮,赌博偷窃的陋习,打架斗殴的现象,读书无用的论调,又沉渣泛起。职业学校除了继续面对招生难、就业难、经费难等困扰外,管育难也是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课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硬性的灌输说教,也不能靠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而必须有的放矢,开展全面、综合的、多功能的素质教育。通过积极的引导、疏通、渗透、鼓励参与和自我调节,进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和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校园文化应该而且可以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什么是校园文化?概括地讲,它是一个学校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的积淀。一般来讲,它的内涵由浅入深表现为三大类,即物质文化,如衣物、事物、工具、用具、建筑布局等;方式文化,如管理方式、人际关系等;精神文化,如学风、校风。新时期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应该特色新颖,内容活泼,形式多样,要抓住职业学校学生热情好动,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勇于追求,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等特点,始终贯彻育人为本,寓教于乐的方式。具体操作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物化型。

建立浓郁的校园文明环境,显示出新时代的气息,包括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布置好各种类型的橱窗、标牌、黑板报、陈列室、展览室,完善各种配套的文娱、体育设施,合理规划校园建筑布局,营造出一种清新、优雅、整洁的环境,一种和谐、优良的学习生活氛围,从而在各方面给学生以示范、教化和熏陶。

二是疏导型。

充分利用校园内一切文化载体,大力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主旋律的各种正面教育,采用报告会、讲座、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军政训练、主题班会、心理咨询、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增强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可接受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三是竞赛型。

选择注重竞争的活动方式,广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文艺、体育、书画、演讲、小报、手工制品及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比赛,开展以赛促教、促学、促练活动,鼓励学生重在参与,勤于实践,勇于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四是娱乐型。

学生中富有特长的人很多,有的酷爱文学,思路敏捷;有的能歌善舞,对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情有独钟;有的生性爱动,能跑能跳;有的心灵手巧,长于创造制作。因此,要尊重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适时举办一些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各种学生作品展览等,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条件,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和愉快的交往中,身心健康发展,个人特长得到锻炼培养。

一所成功的职业学校不能没有健康活泼并逐步形成体系的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实体。我们必须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育客体的层次性和参与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把综合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为本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的可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