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与律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与律动

曹培军

曹培军

(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636150)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幼儿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能给人一生的音乐才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世界著名的德国当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可以通过语言、歌唱、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使幼儿快乐地学习音乐,对音乐自然而然产生兴趣。在幼儿学习音乐的同时,既能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还能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具有启智性的效果。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鼓励运用肢体动作自信地表达自己,加入律动进行动作教学。音乐是需要有身心体验和感受的,律动是人人都有的本能,通过身体运动得到的体验最直接,方法也最简单。这样,让幼儿通过律动去感受音乐,进而去认识音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是情感艺术,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传递着音乐艺术的魅力。律动是指肢体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性,发展出更敏锐的听力、专注力,对音乐各要素的觉察力、节奏的控制力、相互协调性,对音乐符号的确认与了解,并能够感知音乐中具有表达性的特质。

幼儿律动,也称“听音动作”,是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力度,让幼儿来做各种有规律、有感情的动作。律动是幼儿所喜爱的音乐活动之一,律动教学是幼儿节奏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幼儿律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它以音乐为基础,以模仿为标志,以舞蹈为手段,让幼儿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提高对自然事物的艺术表现力。律动教学不仅给幼儿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能作为一种手段,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他们的情操。

根据音乐的特点,律动内容可以是单一的动作模仿,也可以是几个动作的组合,还可以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全身心地投入这一活动,按自己的想象,做出各种形象的动作。幼儿的律动,是为了配合唱歌、音乐游戏、舞蹈学习而选择的。例如:音乐课开始时,一般是在进行曲的伴奏下,幼儿精神抖擞地做着走步律动进入活动室。结束时,又做律动离开。教唱歌时,为了保护幼儿的嗓音,也要适当地配合律动进行。这样,幼儿的身心便能在生动活泼、动静交替的音乐课中得到发展。

音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音乐律动也是多样化的。

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歌曲,例如《小弟弟、早早起》。音乐表现的是小朋友起床,穿衣,洗脸等日常生活。学习音乐时,利用幼儿律动让幼儿一边作穿衣洗脸动作,一边唱,这样可以激发幼儿音乐兴趣,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巧妙地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散步、进餐前等时间来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慢慢提高,耳濡目染地接近、熟悉音乐,从而喜爱和体会音乐。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这样便于幼儿识记音乐,促进身心发展。

有表现小动物的歌曲。幼儿对小动物充满好奇心,在对幼儿的音乐学习、训练中,加入走、跳、跑、挥动等律动动作训练,便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走、跳、旋转能力以及对空间、方位的掌握能力、模仿能力。例如:行走。听到音乐开始,可以是2/4拍音乐,律动行走时一定要听着音乐按拍子走。为了不使学生感到枯燥,可以在队形上进行各种变化。先由老师带着走,呈现圆圈形、正方形、8字形、螺旋形、三角形等,还可以让一个幼儿带着小朋友一起行走。注意队形变化过程中,多提醒幼儿注意空间方位感,不要互相冲撞。幼儿对大自然的声音,特别是小动物的叫声非常感兴趣,喜欢模仿各种小动物不同节奏的叫声。再如,幼儿音乐《虫儿飞》律动中,可让幼儿做飞翔、躲雨等动作,通过语言提示和互动,在音乐中感受空间变换。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的时间、空间以及听力、视力的感觉。

音乐游戏律动也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律动游戏活动。它深受幼儿喜爱。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游戏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上。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的。音乐指挥、促进游戏活动,而音乐律动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音乐游戏律动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也是一种以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它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能性,实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它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把丰富的教育要求表现出来,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既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时,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儿童还获得了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儿童对音乐活动的稳定兴趣及积极、主动个性的形成。

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会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

我们将音乐律动改编成许多律动游戏,使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感知、体验、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例如:音乐律动游戏“小兔和狼”,教师事先创造情境,引导幼儿玩“狼来了”的游戏,幼儿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大灰狼的音乐就赶快躲起来。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有些音乐游戏有一定的主题、情节或角色,如《老鹰捉小鸡》、《小鸟捉虫》等。也有些音乐游戏无主题、情节或角色,但有竞赛和舞蹈的因素或队形的变化,如《找朋友》、《抢椅子》等。

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发展、音乐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作用。幼儿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着时强时弱,时快时缓的音乐,轻松快乐地游戏着。在发展听力的同时,也在欣赏理解着音乐。

幼儿音乐教学时,我们要通过一些音乐律动活动,对当前幼儿自私、霸道、攻击性行为、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采用适合幼儿接受的榜样范例、角色扮演、情景操作等方法,用幼儿音乐律动来展现比较常见的真实生活或活动情境,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理解礼貌、谦让、合作、孝敬等含义,树立为社会服务、为公众谋利益的远大人生理想。为此,幼儿教育方面,应始终把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最终的目标。这样就能使每个教育者都能有意识地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去培养儿童良好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