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增强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简析如何增强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思考

周鸽

莱西市济南路中学山东莱西266600

【摘要】审美是美术教育的主题,欣赏是美术教学活动中随时都会发生的一种审美行为,它渗透于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欣赏无处不在,欣赏能力体现着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美术欣赏对于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思想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正是它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欣赏与评述既是对美的发现,又是对美的再创造。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进行作品赏析,更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欣赏,因为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事半功倍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关键词】中学美术;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课程中开设美术欣赏教学课程,有助于促进初中生心灵的成长,通过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使初中生人格、性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且对于培养初中生感情与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美化人的生活,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净化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初中生的情怀,对于促进我国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初中的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是应该是享受的过程,使初中生真正领悟美术作品的内涵,沉浸在其表达的情感当中,提高初中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习内容,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时培养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初中生审美的欣赏活动,从主观审美到对客观对象的欣赏,继而提高初中生美术创新思维。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美术教学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因此,美术教学要采取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方法,从教师的授课思想、美术课堂的选题;以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做美术课堂教学的“好导演”

初中美术教育很具有学科的特殊性,教学过程灵活性多一些,对于美术作品的很大的不同之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度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敢于欣赏美、去感受美、学着能够理解美、能动的去创造美,教师是引导者、是教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树立当导演的思想,给自己明确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接受能力的现状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要求,才能出现美术课堂教学的更好更快的发展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这些方面来看,美术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

(二)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传统应试教育使得目前我国初中教师以及初中生家长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且初中教育是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只注重文化课成绩,仅仅对考试科目到文化课程高度重视,而美术教学等艺术类课程遭到忽视,美术课程为非传统考试科目,导致初中美术教学课程难以进行。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但是传统思想在我国初中教师以及初中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使得美术教育难以发挥其真正的功效和价值,且对于美术教学课程而言,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分辨善恶美丑,因此,我国初中学校以及初中学生家长应高度重视美术课程。

三、加强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一)打造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美术教师队伍

打造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美术教师队伍,提升初中教师美术专业水平,不断丰富美术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素质,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美术作品,例如,在学习《历史的画卷》这一课时,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解绘画艺术的创作技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魅力的领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高学校、家长对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度

我国初中学校以及初中生家长应改革传统的思想观念,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并对美术教学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美术欣赏教学落到实处,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校与家长应积极开展课外美术实践活动,例如组织春游活动,使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真实情感,继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培养有序热闹的小学美术课堂氛围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号召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经落伍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学”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美术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风筝制作和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活跃起来,思路打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这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小学美术教师要大胆改革,积极进取,准确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只有不断的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促成高效课堂的形成。比如在浙教版《十二生肖》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十二生肖的传说,然后就十二生肖体现的民族文化,进行概况和介绍,大胆采用剪纸、绘画等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民族文化的艺术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在学生用不同角度讨论十二生肖的特征时,教师要及时点拨,调整他们思维的缜密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民间艺术、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培养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美术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思想转变、课堂选材技巧以及发挥学生主动性三个方面着手,提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是启发和培养学生美感的启蒙阶段,我们要充分重视小学美术教育,真正的让美术教育能够丰富和发展小学生的美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青菁.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看法[J].教育现代化,2017,4(28):299-300.

[2]肖南.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探微[J].大众文艺,2017(10):267.

[3]邓渠锐.在“幼幼对话”中与作品对话—对话式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探新[D].杭州师范大学,2016.

[4]赵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