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小学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龚晓菊

龚晓菊(四川省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四川宣汉636100)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9-0096-01

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还有大量的小学存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困扰我国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难题。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则是教师教学中为最基本和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小学的识字数量。因此,对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有助于帮助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书写能力。

一、识字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小学识字教学存在着教学整体现状不容乐观,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着我国农村小学教学识字的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农村儿童大多数父母在外务工,属于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学生早期被家长的引导与启蒙教育不够,教师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一线的农村广大教师。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多,写的字又差,老师们头疼,家长们不满。据相关调查,在被抽查的1080名小学低年级学生中,能掌握1800个左右汉字的有20人,占1.9%;掌握1000个左右汉字的有1010人,占93.5%左右;掌握1000个以下汉字的有50人,占4.6%,这些学生达不到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这类学生在独立阅读上存在极大的困难。[1]

二、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识字任务增加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最大的难题是识字任务加重,低年级的识字量就从课改前的950个提高到了2000—2500个。识字量的增加使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一定的难度。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往往教师讲解占用时间长,而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过程少,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意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又忽视学生自主识字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识字效率低。

(二)学生的自主复习效率低

学生对生字的复习巩固问题,决定了学生识字质量,因为巩固不及时,也就导致学生的错字率和忘字率比较高。许多学生头一天教的生字等第二天来听写时出错率就比较高。学生识字难度大,记得快,忘得也快。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都还不在家因此没人监督他们做作业,对当天学的生字没有及时的巩固这就造成了学生生字回生率的增高。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过于强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要求认的字教师就教得透;教材中不要求认的字,教师就不教。把学生的识字学习限定在课本上,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远离生活。

三、识字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现状,为了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游戏互动,快乐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编识字游戏,力求寓教于乐,引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气氛中学会汉字。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2]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

(二)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识字

利用贴商标的方法识字,把各种实物(或图片)摆放在讲台上,在黑板上粘贴好打乱的相对应实物(或图片)的音节或卡片。引导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识字认识。接着请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或图片)上。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最后全班评议。同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识字教学中,还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三)小组合作,探究识字

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猜字谜,根据合体字的构成做加减法,自编儿歌或顺口溜,把字编成故事来记。这样,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探究,极大地激发了识字兴趣和创造欲望。同时,探究性识字让孩子在宽松、民主、和谐、合作、有趣的气氛中,总结各自记字形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写话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儿童已有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写话训练,也是识字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在教学“我们的画”这个看图说话训练中,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小组合作绘成的画用语言叙述出来。通过先画画后写话的训练,他们不仅会认、会写、而且会用。

(四)发现规律攻破难关

让孩子找找生字规律,不但引起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孩子在找的过程中能自主的认识生字。

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学生的个人特点因人而异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手段与方式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对知识的吸入变为主动的吸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直观的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的学到知识。总之,在对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同时借助一些辅助手段使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周宪箫.农村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08(22)

[2]黄换喜苏芳萍.农村小学识字教学浅谈.[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05(5)

[3]周松.农村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