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特色导入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浅谈初中物理特色导入方法

康静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样性;导入

作者简介:康静,任教于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从而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探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就物理这门抽象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来说,恰当的导入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讲,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新课导入也相对困难。新课导入的方法则必须具有多样性,有时开门见山,切中要点;有时顺藤摸瓜,演绎推理;有时设置情景,身临其境。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导入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了。新的理念要求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是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导入方法种类繁多,笔者近年来在课堂导入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根据本学科特点,将常规方法做了一些变动和改进,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个人特色的导入方式,现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生活实例导入法

物理教学源于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既生动,又具体。笔者利用多媒体将物理教学溶入生活当中,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的实际化。

如:《热现象》的复习课中,笔者用多媒体播放冰箱打开后看到白气、窗户上的冰花、樟脑球变小、下雪、灯泡用久钨丝变细灯泡变黑、湿衣服变干、舞台上的雾气效果等现象。让学生通过分类、把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现象归为一类,之后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类问题,从而复习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

同理《光现象》的复习也可用这一导入方法,让学生举例生活成像实例,将大量生活实例分类、归纳,找出各自的特点。

二、悬念式导入法

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人的思维。”根据中学生强烈好奇心这一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或创设疑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探索新知。

如:《大气压强》一课中,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而迅速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在这一实验中,对于有孔的瓶子也能装水这一现象,大大出乎了学生们的意料,使学生们在惊奇中感受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瓶子周围也有小孔,这一现象为体验大气压强存在于各个方向做了铺垫。

又如:在《平面镜成像》一课中,利用魔术“用水浇不灭的蜡烛”导入新课,使学生大开眼界,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验到时平面镜成像的一些具体特点,如:等大性、等距性、对称性。同时还能体会到玻璃替代平面镜及蜡烛燃烧成像等含义。可见,一个好的引入能包含整节课的精髓,从而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三、反馈导入法

通过在上节课给学生布置任务,本节课学生反馈的情况导入教学。如:《生活用电常识》这节课中,可先给学生布置观察家庭电路的导线排布方式及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在新授课中,可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基础上了解火线零线及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及特征。反馈法在复习课中尤为常见,如:课下对生活中的光现象进行收集,课上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的、光的折射的、凸透镜成像的分别归类。根据成像的共同之处总结归纳特点,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新闻故事导入法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传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新闻、故事片断,以新闻、故事导入创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意境,对学生理解知识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或新闻导入

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中,笔者引用刚刚在报纸上看到的《声波枪》这一新闻中的一段话作为导入,“目前,美国加州的一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声波枪,它可不是普通的枪,因为它发射的不是子弹,而是一种能量强大的声波,而且它专门用来袭击人类,被袭击者往往会感到胸闷、头痛、休克甚至死亡。假如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正无声无息地向我们袭来,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保护起来呢?”新奇的问题一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动员起来了。

又如:《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课中,通过介绍目前最大的民用客机——空客A380,提出问题:如此庞大的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在硬币模拟飞机起飞过程中发现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讲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史或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行导入

如:大气压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出示教具“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的两个半球,用抽气机抽气后,请两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们能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这是为什么?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厘米,抽气以后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老师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老师是怎样把它拉开的──放气(学生笑了)。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板画)。球的周围有什么?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

五、游戏竞赛导入法

活泼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一些有趣的、互动性强的游戏来导入新课,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通过对游戏问题说明、谜底的揭开,使学生们能感受到游戏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物理知识,从而以更大热情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如《摩擦力》一课中,两个男同学抓住棒子两端进行拔河比赛,看谁的力气大。再请一位女同学与之前的获胜者较量,教师偷偷在获胜者的一端涂抹上润滑油,结果不言而喻。第一轮比赛不但揭示了摩擦力的存在,而且影射了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第二轮比赛则影射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六、诗歌导入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享受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心中的喜悦。”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利用这种高雅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耳目一新,在对诗歌欣赏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状态、深入课设情景。

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课中,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引入,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两句诗揭示风掀屋顶的真相。同样,诗歌也可在复习课导入中使用,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白帝城乘小船东下江陵快速行驶的动态过程,反映了李白重获自由后畅快喜悦的心情。小船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一天就可以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城,那么小船的速度有多大呢?根据生活常识,诗中所指的千里为500km,一天应为白天的8小时,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小船顺流而下的速度约为62.5km/h或17m/s。

导入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在导入的过程中还需遵守一定的原则,笔者总结来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要点”。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导入必须以本堂授课内容为中心,时刻围绕这一中心,选择所用导入内容时,要看其是否与待授课内容是紧密关联且较为直观的。切忌喧宾夺主,片面扩大影响,对欲授课内容无关或关联不大的资源即使再好也不去用。

要点一是要新颖有趣,切忌枯燥乏味。我们在设计导语时,应在“趣”字上下功夫,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二个要点则是要注重互动。具有互动性的导入,才有学生的一直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果在上课伊始,注意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东子.教出好学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3]李晓鹏.这样学习最轻松[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哈蒙德.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一中学

邮政编码:030027

UniqueLeading-InMethodsUsedinJuniorHighSchoolPhysicsTeaching

KangJing

Abstract:Basedonresearchingandlearningaboutthenewcurriculumstandards,thispaperintroducessomeuniqueintroducingmethodstohelpteacherswiththeirteaching.

Keywords:juniorhighschool;physics;persity;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