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倍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感悟“倍的认识”

陈海霞

浙江鄞州区高桥镇何家小学陈海霞

“倍的认识”是人教实验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倍”的概念又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大脑里形成一定的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我的目标定位是:

1.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自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时,我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头脑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过“画一画”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巩固头脑里的影像。然后通过“拍一拍”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关于“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1.借助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这节课的内容,虽然说是第一次接触“倍”的知识,但实际上,和以前学过的内容“几个几”还是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黑板上先画了2朵花,接着又画了2朵花,第三次又画了2朵花,最后让学生猜老师接下来又要画几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出一共有4个2朵,于是我直接告诉学生:4个2朵也就是2朵的4倍。同时学生得出:3个2朵也就是2朵的3倍,2个2朵也就是2朵的2倍。很自然地从几个2朵引入到2朵的几倍。这样通过直观的图来理解“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通过反复操作、表述,学生加深了对倍的理解。

2.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倍”的理解。

对于“倍”的认识,由于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底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我就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分别表示3朵的2倍,5个△的2倍,4个○的3倍,6的4倍,__的__倍等,这些练习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层层深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画、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3.游戏学习两相结合,既娱乐又受益。

在这节课中,用拍手游戏将本课的内容很好地融入其中,师生玩,学生同桌玩,玩得开心,巩固了新知,效果非常不错,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本节课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游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合理安排好时间,使各个环节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只有教师准确、精炼的言语示范,学生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准确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改正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