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

杨永武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

随着小学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学管理者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完善与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小学教育夯实学生基础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的分析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过于尊师重教,导致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主体地位不能显现。教师的绝对权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绝对服从上面,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无法及时提出质疑,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枯燥、无趣。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无法重视,导致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上,还体现在教师素质要求上。高质量的教学模式也造成教师资源的紧缺,使得部分小学一线教师严重匮乏,无法发挥师资队伍的力量。此外,目前少数小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学改革停留在纸面上。

2、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不理想的原因

小学生认知水平不成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培养倾听能力,使得课堂上学生倾听效果不理想,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生受到自身因素影响,使得课堂倾听效果不理想。特别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与幼儿园过渡调整时期,不能适应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分析小学生身心特点,小学生身心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使得课堂上小学生难以长时间倾听教师授课。

小学生课堂学习时,普遍存在习惯听取自己感兴趣内容的情况,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直接屏蔽。新课改要求学生认证倾听教学整个过程,现有情况不满足实际要求。而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重视度不足,影响到倾听习惯的培养;小学生学习时只倾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并制定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备课阶段教师未能全面考虑学生情况,使得课堂教学时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提升措施

3.1做好后进生转换工作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十分重要。这是一种促进自己学习的动力,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中的进步,提出表扬,让学生有动力,继续坚持,由此来激励学生坚持预习。对于学困生来说,老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对待,要有耐心的帮助学困生。可以结对子,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促进他们共同进步。在课堂上也要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把学生预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o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我们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一旦发现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我们就可以公开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班有个男孩学习不努力,上课不守纪律,下课打闹,同学们总告他的状。但他聪明伶俐,特别爱劳动。每天不管是不是他的值日,早上一来,他都主动扫地。我在班里表扬他:"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又那么聪明,如果能自觉遵守纪律、爱学习,你一定会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我的鼓励下,他劳动更积极了,课堂纪律和学习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经常和他一起玩耍的调皮的学生也有了进步。

3.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生活化是一种教学方式,具体是指教师要充分利用与结合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和现象,借此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可以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去发现、分析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与生活相互沟通,以教材为中介,谋求课程与生活的整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仅仅只有课内的教学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课外的教学探究活动也是有展开的必要性的。这样能更好的提升和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课外的探究活动也要与生活结合,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进而使课内外相结合,互相影响和促进,建立立体的学习模式。学校和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面都蕴含了许许多多的资源,教师和学生们要善于利用这种资源,进而丰富学生们的阅历,提升学科素养。

3.3创新课程评价模式

为了使枯燥的学习效果更佳,其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其中应包含知识技能、对学科的态度及情感、学习的方法等。通过综合评价,教师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改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力推行赏识教育,教师通过采取赞赏与激励性语言的合理使用,培养学生学科学习信心。

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反馈,只有让评价者认识到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才可以进行改善,真正提高能力水平和教学水平。还可以比较评价者的结果,让评价者互相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最重要的是向被评价者反馈,帮助被评价者分析其中原因,如果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有任何异议,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向评价者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再根据座谈结果对被评价者反馈。一方面重视集体与个人评价,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自评与互评结合等;评价内容上要从多方面进行,如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态度、完成的方法等。

3.4搭建智慧校园系统

要想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对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并明确融合教育教学管理使用到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构建出综合性的系统平台,借助业务流程与模式,建立信息一体化标准。利用智慧管理平台还能推动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还能依照层次,做好相关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办学的成本。

如,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方式的选择相对片面,导致对教师考核时难以做好绝对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教师利用智慧管理系统可以做好课程管理和网上阅卷等工作,从而减少人工阅卷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对试卷信息等长久保存。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教师上课冲突。同时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向学生家长开放,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动态,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情况,让智慧校园系统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媒介,改善教学效果。

结语

小学阶段作为夯实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打破常规模式的限制,依托学生实际情况等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教学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为推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落实奠定基础。同时,管理者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文革.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47.

[2]贾文飞.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效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24-25.

[3]曹芹芹,殷景芹."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