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高考复习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帮助学生高考复习的策略

张婕

张婕

在高考复习阶段,许多学生下了很大功夫复习,却收效甚微。如何提高高三学生复习的效率呢?在此,我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以促进教学的效果。

1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缺乏信心而导致学习动力不够,这一点在文科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她)们本身想要学好数学,但往往基础太差,从而在课堂上没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没办法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及课外练习,久而久之,在课堂上走神、打瞌睡、看小说,甚至拿手机发短信聊天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一步。常与科任老师和家长沟通,尤其是常与学生本人对话,倾听学生诉说,师生共同剖析原因、商讨对策,可使学生觉得被人关注而劲头大增,也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2制定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高考竞争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了确保该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了解整个高三阶段复习的统筹安排和教师的复习计划,并帮助学生根据教师相应的要求制定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最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的具体的复习计划。该计划内容尽可能详尽,目标要具体,既有阶段目标又有整体目标。具体说来,在制定计划前,首先将课本放在桌上,逐一浏览,做到心中有底,第一遍总复习,要以基础知识为本,高考的根本重点在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这才是“本”!这一阶段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此时应让学生紧跟着老师步伐,决不超前,把每一章节、每一段的知识点全部弄懂,并开始养成重视“解题效率”的习惯。

3选好资料科学运用

许多同学(更多的是家长)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它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无疑是件好事。但他们最后所采用的方法却往往是对他们最为不利的,那就是:购买和选择大量的复习资料和讲义,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没日没夜的做,他们的精神非常可贵,他们的毅力非常惊人,其效果却让他们自己都非常伤心失望。我们知道,每一套复习资料都经过编纂人员的反复推敲,仔细研究,都很系统地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于其中。所以同学只要研究好一两套具有代表性的复习资料,你该学的一定都能学到,该会的都能学会。再者,“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这本资料也好,那本资料也不错,好的资料太多了,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题目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永远没有尽头,必然导致你对每一套资料都没有很好的完成,都没有系统地研究,反而会因为各种资料的风格、体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学习失去全面性、系统性,多而不精,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的大敌。

4让学生学会总结

导致很多同学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而不思”,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同学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华罗庚先生说过:“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所谓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东西来。”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学而不思”的几种具体表现。①上课以为自己听懂了,可仍然作业不会做,去问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上课讲的例题或例题的变形;总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题目,觉得每个题目都很新鲜,常常遇到那种好象从未见过的题型;②从来不去想,怎样发展自己的强项,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业就做,发了试卷就考。③考试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就是老师讲的某个典型的东西,却有那种话到嘴边说不出的感觉,或者根本找不到那种豁然开朗、猛然醒悟的感觉;④学而不思,往往就囫囵吞枣,对于外界的东西,来者不拒,只知接受,不会挑选,只知记忆,不会总结。要学会总结,我们要让学生先把书本吃透,要先把书本上的常规题做好,在教师上课前要预习,必须在自己的头脑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做小结和归纳。上课要把教师解题的方法学到手。每个同学必须对数学基本题的要求及应答方法、技巧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要立足基础,揭示知识发生、发展和深化过程,展示问题的思维过程,从中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通过变式训练归纳解题方法、技巧、规律和思想方法,促进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实现自我完善,争取收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

5学会解题策略

解题策略简单说来就是解题的技巧,在解题中应处理好考试中的三个关系。

5.1解决好审题与解题的关系。就是从做题开始到解题完成都要注意,特别是解题完成后再认真读一遍题是十分重要的;如计算上的失误,应注意运算过程中每一步的准确性,减少跳步等。至于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上的问题,则是“查漏补缺”的重点,解决的办法是:对做过的每一道题都应把与它相关连的知识和所用的基本思想方法都复习一遍,即所谓以点带面,而不是就题论题。

5.2快与准的关系。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5.3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拿到试卷后,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铁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