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沈槐英周江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浅谈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沈槐英周江月

◇沈槐英周江月

◇沈槐英周江月

(荣县乐德职业中学荣县643100)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学教师不太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中学阶段的学习,以至进了大学这个问题凸现出来,其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更是如此。

一、培养兴趣、有的放失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循序渐进、逐步放手

学生的自学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日复一日地耐心而细致的引导和培养。现今的中学生英语教学多以课本知识为主,通常通过听、练等手段就能达到学习目的。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不高。现代教育则要求我们学生不但要掌握课本知识,还必须广泛涉及各种语言材料,包括所学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等,而这些都需要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因此,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自学能力。我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机制的建立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

教师督促学生预习

步入中学时,学生对英语如何自学,学什么内容和学到何种程度都不清楚。在这种状态下,教师有必要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督促自学,其预习作业的内容安排要细,教师对语音、词汇、语法、句型乃至课文理解和期望达到的目标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要作到有布置有检查。这样,就能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也为备课提供了依据。

1.适应期:其任务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

2.半自主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

3.自主期:“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实际上,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预定目标下的学生自学

学生在教师督促下进行预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至少还没形成真正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逐渐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比如,预习作业不再面面俱到,把一些学生经过阅读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删去不用,而刻意安排一些需要认真思考或讨论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彻底开放的学生自主学习

经过以上的两个阶段,学生基本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此时,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学好外语,首先应该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书,像如英语词典、电子词典之类的。

三、立足课内,丰富课余

英语知识面广,教学内容丰富,而学生接收面小,学习科目比较多,精力有限,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除了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外,还要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的习惯—多说、多读、多写。

首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有所改变,要创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为了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气氛。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的优点,当学生出现发音、拼读等错误,当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错用语句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多,时间有限。因此,教师除立足课堂教学外,还要设法丰富学生课外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能量从而尽快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水平。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1)学生的词汇量;(2)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和熟练;(3)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语言学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其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着重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文章的体载,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隐含的意义等;而课外,则要求学生进行广泛饿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定期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检测,分析和记录。我发现,凡能自主广泛阅读的学生,其阅读能力的明显强于课外阅读量偏少的学生,而且其阅读速度也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