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法彰显数学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运用信息化手法彰显数学活力

刘佐

(渠县宝城镇第一中心小学渠县635200)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对于教学内容是不无裨益的。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巧妙的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兴趣,让学习主体活跃起来,从而为有效教学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于使用多媒体课件优点的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学习情境是泛指一切作用于学习主体,并能引起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尽可能吻合的真实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学习主题上来。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一、以“生活”为源泉,展现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多媒体“投其所好”地安排一个开头,提供一种令人愉快又有用的镜头,恰当的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图的配合加上教师一个别出心裁的问题设计,去营造吸引人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生成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励着他们去学习新知、探求数学奥秘。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一课的时候,可以以“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为背景,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来导入新课,当飞船在湛蓝的天空中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飞速奔向太空,教师请学生在纸上画出这条美丽的弧线;当飞船在离地球300千米左右的太空中翱翔。在太空中俯视我们的地球,这蓝色的星球很美。教师请学生把这300千米的距离画在纸上,有的学生不能画,造成认知冲突,就自然引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等概念。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通过多媒体设置的疑问,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让学生产生了认识冲突。他们在心理上感到迷茫,探索的兴趣顿时而生。这为学生渴望获得数学知识和积极参与奠定了意向基础。同时,多媒体也就轻松地将他们带入到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中。

二、以“动”为载体,引出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静态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单调、枯燥。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为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变静为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

三、以“图形”为背景,演示情境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数”与“形”两方面的知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不容易掌握知识,而且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更难辨析清楚。如果根据教材内容,将动与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那么学生透过电脑演示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的:先在屏幕上闪现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一端射出一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又出现一个亮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水平线,自由地伸缩,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

四、以“美”为突口,愉悦感受

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优美的画面、迷人的场景、动感的影像、辅之以动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美、赏析美、发现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性,进而探究美,并且在探究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而拨动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情弦”,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轴对称图形》一课,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赏析美。屏幕显示:美丽的郊外,五颜六色的风筝迎风招展;花丛中,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舞;天空中,偶尔划过一架银白色的飞机,留下一条美丽的弧线……教师适时插入:同学们,这些图形为什么如此美呢?就在于它们的美有着共同之处:轴对称。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多媒体以其独有的功能,赋予学生一个妙曼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重认知、轻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它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渐入学习的佳境,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