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语的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课堂导语的艺术

安岩

安岩(蛟河市拉法九年制学校吉林蛟河132502)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导语至关重要。

都说学习知识文化很乏味,因为其枯燥,越枯燥越是让更多的学生无心在书本上。作为一名懂得教育的老师一定会考虑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的心随着老师的引导而动。那么导语就是把学生们带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

如何去设计导语,如何能让学生喜欢老师设计的导语,我想略谈一下我的看法。

1.投其所好,趣味引导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是这个道理。引趣式导语就是直接引逗学生心理的兴趣,诱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乐学的境界。

一位教师在讲《警察与赞美诗》时这样导入:一天深夜,在一个小巷的尽头,两个人走了个对面,其中一个问另外一个:“这儿有警察吗?”另一答:“没有。”“那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位?”“恐怕不能。”“那好吧,把你的手机和钱交给我!”老师接着问:“这个笑话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出人意料。”老师问:“他反应了坏人的一种什么心理?”学生答:“害怕警察。”老师说:“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课文也写到了警察,结尾也是出人意料的。可是文中的主人公却一反常态,故意当着警察的面干坏事,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欣赏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

教师先用笑话引入,而这个笑话和课文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样的导语耐人寻味。当然老师还可以通过谜语、故事、歇后语、对联导入,增加导语的趣味性。

引趣式导语最关键的就是要落实到“趣“上,靠它,可以把课堂气氛调节得使人轻松愉快,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愿意思考、乐意学习的境界。

2.描摹场面,以情动人

热情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在儿童的精神发展过程中缺少奔放的思维活动,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激情式的导语重在感染。以情动人,以景感人,激发学生内在的热情和学习欲望。

比如在讲《孙权劝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音乐的伴奏下,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得学生未进入古文中就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这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朱自清的《春》,老师可以用诗一样的语言,努力去描写令人神往的景物图画,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激起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向往。激情式的导语设计,要求在教师开讲时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或音乐画面创设某种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设置疑问,留下悬念

与其让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不如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悬念式的导语是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诱导他们对作品的情节或思想内容急于了解,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加大课堂容量和教学力度,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思考中体验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的快感和沉浸在成功的愉悦里。

如蒲松龄的《狼》就可以这样设计:有一屠夫,傍晚卖肉回家时,在半路上遇到了两只狼,两只狼虎视眈眈,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这位屠夫会怎样呢?请大家看课文《狼》。

这个导语可以使学生对屠夫最后的命运格外关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悬念式的导语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人说,好的导语即使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应“吹皱一池清水”。当然一节课的导语设计并不仅仅是这三种,根据具体课程可酌情设计,但是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这三种方法还是最具效果的。怎样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渴望,怎样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看来教育的学问真的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了!

收稿日期: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