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组合作,飞扬主体个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走进小组合作,飞扬主体个性

李燕丛久智

哈尔滨市王岗镇中心小学校150088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等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几点认识。

一、优化组合,迎接“合作”

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因而合理配置人员,达到最优化是首要条件。惟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应。那么,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向心力、有凝聚力、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曾经尝试过,让学生自己组合,目的是使成员彼此间在熟悉的前提下,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我发现,小组成员间确实是很有默契,活动也有共同目标,但组间活动效果差别大,有的组在短短时间内就已高效完成任务,而有的组却丝毫不为所动,无从下手。其中原因就在于学生的组合往往是优生与优生走在一起;调皮的与好玩的走在一起;学习基础较差的走在一起。如此一来,小组的合作就难于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于是,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明显见效了。

二、民主互动,体验“合作”

我曾在一节公开教学中,听到学生无奈地一句感慨,说,“唉!又是组长。”接着,只见其情绪马上从激昂跌入冷漠,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他不再提起兴趣了,小组活动时,不与其他同学配合,只是做他自己的事。这从中可以感受到,授课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虽说是分小组合作学习,但并没有很好地分工合作,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如,我在二年上册的〈〈文具店〉〉的教学中,我发给每个小组一袋装有红、蓝颜色的纸条,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出有倍数关系的两条纸条。发完学具,我并不是直接让小组开始活动,而是先指导学生确定本次的活动方案,确定每个学生的角色,其中包括一个总指挥、两个操作员、两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学生在确认了各自的角色后,再进行有序地分工操作。整个活动过程,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强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在融洽、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着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使其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此外,教学中构建一个合理、有序、平等、情感化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予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必然引起学生很多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淡化教师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在新课引入教学中、巩固练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游戏形式,特别是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经常开展师生对口令、猜一猜、计算接龙、夺花、夺红旗、小猫钓鱼、摘苹果、找朋友、小小邮递员等游戏,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些游戏当作只是游戏,其实在游戏里面是有许多数学方法的存在的,这其中不乏趣味性、情感化,价值观。

三、??适时引放、充盈“合作”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其中关系,做到“收”、“放”自如,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

“引”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问题,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

“放”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例如,教学“平均分”时,我让每个小组通过动作操作,将50根小棒分给组里每个成员(6人),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后,确定活动角色,就开始分工合作了。从学生小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数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如分小棒时,有的是1根1根地分,有的是2根2根地分……而这时,我并不急于引导学生该如何分,而是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充分地体验,并在探索思考中得出该如何分会更节省时间,更方便。此外,分到最后,“还剩下2个小棒,这时又该怎么办呢?”学生这时就开始畅所欲言了。有的说:“我们组有6个人,而只剩两根,所以这两根就不再分了。”这时,我就说,那么可以分给其中的两个同学呀,同学们就齐说了:“不行,这是不公平的。”这时,什么是“平均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根本不需要我再多加说明。且学生在自我亲身体验过程中,也受到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可见,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真实地坦陈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让个体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拢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自去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