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展现课堂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优化课堂教学展现课堂活力

何双兰

关键词:优化;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主体

作者简介:何双兰,女,鹿寨县初级实验中学一级数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09年被评为“鹿寨县优秀班主任”,2007年被评为“柳州市优秀教师”,2006~2007年被评为“鹿寨县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鹿寨县优秀班主任”,2004、2005、2006、2008年度考核为优秀等。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课题。下面,笔者将谈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与同行商榷。

一、优化教学环节

1.做好课前预习,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本领,包括学习的具体方式和心理特征。学习能力是在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教育培养,并在学习过程吸取集体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原有的能力为基础,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给予正确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比如解题方法独到,思路新颖的学生的作业反馈就是学生相互学习经验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从中发展和提高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要着眼学生今后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为此,要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提出预习要求,明确预习的步骤。如做预习笔记:

a.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b.重点和难点是什么?c.你认为最容易出错的是什么?d.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e.把课后练习做一遍。看不懂的、不会做的用笔划下。通过预习学生逐步增强意识,基本学会了预习的方法。经过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对预习产生了浓厚兴趣。

2.新课导入要自然

好的开端,既能使一堂课快速入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是广大数学教师早已达成的共识。

例如,在教学《代数》第一册下“整式的乘法”第一课时,首先利用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一个长方形苗圃的长比宽多2米,如果苗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3米,那么这个苗圃的面积将增加39平方米,这个苗圃原来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若设苗圃原来的宽为X米,学生很快就能列出方程:

(X+3)(X+5)=X(X+2)+39

那么,怎样解这个方程来求苗圃的长和宽呢?学生感到以前学过的知识无济于事,自然就会产生疑问,这就引出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整式的乘法。这样通过举例,提出问题,可以快速切入主题。同时,又让学生明白本章所学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学好本章知识又能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实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样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自觉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3.优化新知探求

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受新知方法的主要途径。

教师在设计时,一要注意暴露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现、解决。二要注意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见解,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三要突出开放性。数学开放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学教育界的重视。因为开放性问题以其结论不确定、不唯一、条件约束不刻板等特点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颖的题型,更是一种培养发散性思维,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的思维训练方法。学生个性独特化才能得以外化,才能创造出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

与此同时,应特别关注学困生,要多给其一些指导和帮助。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练习让他们来演算,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

4.优化巩固练习

练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

a.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b.练习要及时,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c.练习要有层次性。即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中下生“吃得消”,优秀生“吃得饱”;d.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题、多解题等。同时练习时教师充分利用口答、笔算、抢答、板演等多种形式激发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效率。

5.练习中要有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盲目的练习。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特别是在学生板演练习前,教师要有预见地有意识地让能充分暴露练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或失误的学生来演。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真正起到课堂练习的效果。

6.作业批改要及时

教师应该在上新课之前把批改过的作业发还给学生,使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或解题新颖的作业得到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搞清楚错误的原因,以利于新课的顺利进行。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错误,除课堂上及时纠正外,还须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笔记,使下次得到完善。

7.做好课后笔记

做好课后笔记有以下几个好处:

a.把解题方法独到、思路新颖的做法记下。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b.虽然教无定法,但针对某一节课用哪一种教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规律和经验总结一下,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锲而不舍地去刻苦钻研;

c.准确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这节课学生的得失是什么;怎样去弥补教师讲解的不足。从而既使知识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又可以不断自我更新,提高教学质量;

d.把学生容易做错的或大部分不会做的题目记下,然后集体讲解,使学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就是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方法是针对每一堂课而言的具体的特殊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通过对某些模式的合理挑选,恰当组合而构成的。张奠宙教授以学生独立学的程度为标准,提出五个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每一基本模式都有它的特点、适用范围。要优化教学方法必须研究考虑的问题是:(1)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合采用什么模式?(2)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适合采用什么模式?

教学内容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的类型、难度和抽象度。一般说来概念性强或者比较陌生的课程,可采用教师讲授的策略。比如初中讲“反证法”一课,可以首先概述反证法结构(反设——推理——根据矛盾做出判定)然而用适当的例子来阐述这个结构,其后再说明理由。当教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可以类比时,可选用学生讨论的模式,如分式的概念与性质。为了发现某一个公式或定理,可选用学生活动的模式。如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等手段来推测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等。

教学对象的特点,主要指教学对象的活动方式和班级整体素质。活动方式可分为接受教师影响为主,直接感知为主,还是自己活动为主。整体素质较高,可较少采用活动模式,整体素质较低,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形成教学方法还应考虑的是:要理顺两个“序”,落实三个“点”。

两个“序”指教学内容的“序”和学生认识的“序”,要把两个“序”统一起来。三个点是: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知识点)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问题,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综合因素选用教学方法时,一节课内也可以有多种教学方法,不必囿于某一固定模式。可用归纳法、发现法、讲练法、对比法。

三、强化课堂主体的活动

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撑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许多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本身就是精彩的创造过程,但数学课程中从内容到结构都是经过严密加工的系统,一般看不到数学家的发现的可贵思维痕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出发,用再创造的方法处理教材,抓住典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知识内容完成形式变为知识的待建形式,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数学规律,鼓励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创造,在交流竞争中自主地发现数学知识。应当注意数学系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理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创设学习氛围,当好导演,搭好戏台,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投入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中去形成喜欢探索,积极地寻求规律的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即让学生动眼看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动耳听老师的讲授、同学的回答;动脑思考课堂上的问题;动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动手演算例题、习题和作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思维,最终实现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鹿寨县初级实验中学

邮编:545600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